幻灯二

悬崖餐厅trollwall(邯郸空中美景悬崖上的餐厅)

回想上一次正经发作品已经是六年前,发的还是我人生第一个建成作品(也是第一个被拆除的作品)齐云山风景区大门(《没见天生造化,只剩道法自然》),建于我刚毕业的2001年。

转眼二十年过去,终于有时间来发布另一个作品——悬崖上的餐厅,景区给的正式名称是“飞船餐厅”,而我本来给它的名字“天崖面馆”(当地特色是沙洺炒面)被彻底的无视了——原本是计划做一个咖啡馆想叫“天悬咖啡”,但因为中国人民嘛,还是喜欢吃吃吃,实际上还是卖的米饭面条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请横屏观看)

暮色下的北侧全景 ©肖凯雄

建筑师发表作品本来是一件极重要的事情,毕竟建筑是实践学科,要用作品来说话。

但拜国内繁忙的建设任务所赐,一忙就是好多年闲不下来。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学生时代那样用个半年一年去装修一本作品集的事情,就再也不会发生,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项目……和无尽的催设计费。

不但个人作品没有整理,其实公司作品也没时间整理,三处德懋堂的建筑群前后十几年,也得了不少的奖项,却并没有在建筑专业媒体上正式发布过。设计公司的作品集也多年没更新过,官网更是没有维护,公众号天造地设也是今年才开始做,还是以学术联盟为主。其实我不算是特别忙的,有师兄因为实在太忙,从不做任何宣传,还是忙不过来,行业里就是这么两极分化。

但不整理作品也不是长久之计,信息时代,网上发布的照片甚至比实物影响更大,我们也不得不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也为行业在线资料积累出一份力。

然而建筑师也是一份低产的工作,二十年下来做个几百个方案,也不过几十个建成作品,大部分都中途夭折,建成的十中无一。即使建成的,其中多数都是“充满了遗憾的艺术”,能有一些亮点,敢拿出来让同行看看的,寥寥无几。

随着年过四十,总算最近的几个房子对实际工程能有所把握,再加上甲方支持、施工给力、合作伙伴和团队不懈努力等种种机缘具备,才算是出了几个还看得过眼的建成作品。也拜今年经济情况所赐,终于到年底有点时间,安排了一些公司技术培训,也能坐下来盘点一下过去的项目。之前两年的三个作品,刚刚拍好照片,记录一些过程和感触,和大家分享。

这次的餐厅项目已经首发在Archdaily的官网和公众号。但Archdaily的介绍要求很短,因此在这里写一篇长一点的文章,方便大家查阅参考。

悬崖上的餐厅 / 天地都市建筑设计www.archdaily.cn/cn/932184/xuan-ya-shang-de-can-ting-tian-di-du-shi-jian-zhu-she-ji

项目建设地在河北省邯郸市西部,武安市西端的东太行景区。

是的,又是个景区。这不是巧合,因为我的专业方向就是乡土民居和风景区建筑,而两者又经常是一回事。从本科选择乡土民居方向,二十年前的那两片大门,到今天我的大部分项目,都是在风景旅游和乡村建设的范围,并没有改变过专业领域,只不过那时候乡村振兴和民宿风潮,还根本没有出现,整个中国的旅游经济也才刚刚起步。因为项目大多偏远、艰苦和贫困,至今来说,专业做这些的建筑师还是很少的。

图中红圈为项目所在,下部红方块是景区入口游客中心和索道下站。红线是索道线路。

景区位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边界——太行山脉的东部,因此命名为东太行景区。景区最重要的景观资源,是依托当地独特的红砂岩山脉景观。在郁郁葱葱的平缓山坡之上,是奇峰突起的红色巨岩,非常壮观。实际上周边的几个老景区,如七步沟,京娘湖,古武当,都处于类似的自然环境中。因此在当地,这里不是什么稀罕的景观资源,甚至根本都不是景区,更不是保护区。

但如我们所知,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中国缺的不是自然景观本身,而是对景区的发现和打造。

东太行景区特色在于,几乎全部15公里的游览路线,均为悬崖绝壁处的空中栈道,故称“天脊揽胜,云端漫步”。在大部分景区我们不经常有机会在此高度上穿行于奇峰怪石之间,因而能够化平凡为神奇,给游览者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和空间的体验。

投资开发景区的是我的前辈、前黄山旅游股份公司总裁——黎志老先生,和他带领的中景信集团。他们也是我们多年的合作伙伴,从黄山风景区、利川腾龙洞、恩施大峡谷到河北白石山、湖南莽山,他们不但是国内顶级的山岳型景区专家,更是国内屈指可数的能够从零开始发现、投资、建设、运营全新一流大型景区的团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主张建设无障碍的景区,把原本苦累的爬山变成对老人、儿童和肥宅都非常友好的“如履平地”的景区,通过索道、电梯解决爬高问题,以平缓的栈道作为主要游线,这一在黄山西海大峡谷开发中被验证的景区创新,在中景信的大多数项目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惜的是在我们前期规划设计过程中,是享受不到这些设施的便利的,对我这个平原上的肥宅胖子来说,每次上山看现场都是一次艰难的折磨,每次都是从施工便道手脚并用。爬上几百米陡峭的山峰,在荆棘块石的线路上上一边喘气一边挪动,每次都要用一整天才能上下山下的山路也要皮卡才能通行,颠簸如混凝土振捣。但比起建设方这都不是事儿,他们前期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的勘察、选线、建设,不能用大型机械破坏景区,全靠双手双脚,令人敬佩。新自然景区的创建时非常困难、也是风险极高的事情,中国大部分知名的自然景区都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传承,利用最好的自然资源。而在当代,还能把资源一般的普通山岭,慧眼识珠挖掘和打造成新景区,这是耗资巨大的创新的系统工程,近乎点铁成金,其中难度可想而知,但一旦成功,对地方的旅游经济和文化贡献极大,更可千百年传承,堪称永久的印钞机。

建设中的山脊线路,自摄这里也是刘邓大军129师的活动区域,因此把山脊设计成一段红色长城。本文暂不表。来源:中景信官网

本项目是栈道主环线西侧的主要餐饮服务点,坐落在一处陡峭山崖之上,俯瞰苍茫群山,针对西侧七步沟景区。悬崖落差近两百米,险峻异常。

设计前的场地情况,自摄场地尽端的岩石,下面就是百米悬崖,自摄

设计首先考虑的是对景区影响,因为用地非常醒目。按我的导师单先生在黄山玉屏楼设计总结的经验,“不露则已,露则增辉”,“奇峰一点,落笔千钧”,在景区做项目总是战战兢兢、兢兢业业,以免对景观造成破坏,中国人的山水美学,始终还是在意自然风貌的自然状态的,对大兴土木非常谨慎。

东北侧鸟瞰 ©肖凯雄

最初的意向是在壮丽的群山中、雄踞于悬崖之上的苍鹰——既是观察者,也是点睛之笔。

施工中的全景,注意建筑在右上角。自摄

考虑到景区建设的索道、玻璃栈道等主要设施的风格均为现代主义甚至工业风格,景区也并非自然或风貌保护区,因而没有选取传统建筑形式,而是结合景区调性和用地特征,选择了现代风格的飞行器意向,以工业美学呼应雄壮的北方山岳和厚重的红砂岩,形成人工和自然的对比,与山下的索道下站遥相呼应。

模拟效果图是这样的:其实看不见啥,右上角那个小点。

实景合成的效果图,自摄自绘

实际建成是这样的:反正山下都很难看出来。

从山下景区入口远看施工中的实景,如效果图所料,很难注意的建筑的存在。自摄300毫米长焦能看的比较清楚,自摄另一张效果图,自摄自制

建成后的效果是这样的,地下室因为施工难度和工期,没能按方案实现,但以后还会需要植被逐步生长遮挡。请横屏

南侧全景©肖凯雄南侧的晚霞©肖凯雄西南方步道仰望 ©肖凯雄

北侧应为没有地下室暴露,就更纯粹一些。

北侧全景 ©肖凯雄西北侧平视 ©肖凯雄北立面 ©肖凯雄北侧鸟瞰 ©肖凯雄西北鸟瞰 ©肖凯雄西南鸟瞰 ©肖凯雄

虽然采用了现代建筑语言,但项目的选址和意象却基于传统的中国山水美学。如宗白华所言:“中国人爱在山水中设置空亭一所……群山郁苍,群森荟蔚,宁亭翼然,吐纳云气。”这正是本项目的根本立意。与西方自然风景区的保持荒野的原生态理念不同,中国的千年山水传统是立足于“人化的自然”,并且总是以游览的线路和观景/景观点为关键要素,对整个景区进行组织,所谓“平远、高远、深远”的观看方法和“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标准,都是类似的山水观。

东侧山坡俯瞰 ©肖凯雄 ©肖凯雄东南侧鸟瞰 ©肖凯雄

至于单体方面,项目平面为长十字形,以适应山崖形状并强调景观朝向。十字双坡屋面经过切削,中部隆起,在悬崖之上取蓄势待发之意。正脊实为半通透的金属格栅,以隐藏下部平整的天窗,也柔化了建筑轮廓,如同鱼鳍。

顶视 ©肖凯雄 ©肖凯雄

遗憾的是前平台考虑安全和功能需要,未能按原方案做成山岩原貌的场地,而是做了个架空平台。

西立面 ©肖凯雄 ©肖凯雄 ©肖凯雄

建筑主体为钢结构,以金属屋面和夹板玻璃幕墙围合,屋面内侧和室内用实木以平衡外部金属和玻璃的冷感。考虑山顶维护的难度,屋面采用了法国VMZINC的钛锌板,寿命更耐久耐腐蚀,并且无需上漆,划伤后自动愈合免维护。

东北侧日景 ©肖凯雄东北侧夜景 ©肖凯雄对比手制模型图,虽然方向对侧,但效果一致。自制

一些局部照片

©肖凯雄北侧檐下 ©肖凯雄北端幕墙 ©肖凯雄

室内设计要感谢姜大伟设计师和他的团队,很好的实现了建筑方案的设计意图并超出预期,尤其在那么紧张的工期和困难的施工条件下。只是内部桌椅因为业主方的一些原因,未能按设计意图执行,有些遗憾。

东侧门厅©肖凯雄北侧咖啡座 ©肖凯雄西侧一层餐厅©肖凯雄二层中轴走廊 ©肖凯雄通往二层的楼梯 ©肖凯雄

最大的问题来自施工,山顶的建筑施工非常困难,不但大型机械无法上山,大尺寸材料也无法运送,只能选择较小尺寸的玻璃和钢材,以货索运输。即便如此,玻璃的损坏率也非常惊人。

场地开挖和基础处理非常复杂,施工堆料和工作面安排也非常紧紧张,地下室设计完全是根据开挖后的实际情况做了全新设计。

在整个施工图深化和施工过程中,总负责人侍金干女士对项目付出了巨大的心力,以强大的领导力完成了项目施工,令我倍感钦佩。

施工中的外部 自摄施工中的室内 自摄

附上技术图纸

分层组合图地下室平面一层平面二层平面屋顶平面立面 制图:范牧易

项目名称:悬崖上的餐厅/飞船餐厅

方案设计: 袁牧,余东亚

单位:北京天地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设计年份:2017年

项目完成年份: 2018年

建筑面积:1227 m²

项目地址: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东太行景区内

摄影师: 肖凯雄,北京三乘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公众号:photo_3x2studio

委托方:中景信集团·武安市东太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装配式全过程工程咨询:北京中技金谷集成房屋科技有限公司

施工图设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室内设计:河南林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姜大伟,高瞻,吕胜斌

主体施工方:河北允正建筑有限公司

幕墙施工方:北京春凯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屋面施工方:北京缮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最后,要感谢业主如此不计成本的支持,感谢肖凯雄老师冒着孤身夜晚下山摔伤的风险为项目拍摄照片,感谢Archdaily的韩爽编辑帮我们发布项目,特别要感谢深化设计和施工的众多兄弟单位,在如此艰苦特殊的条件下完成了项目施工。

每一栋建筑的建成,都是大量从业者辛勤劳动、专业敬业的成果,从来不是方案设计的建筑师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哪怕一个很小的项目也是庞然大物,凝结了大量的劳动和财富,哪怕充满遗憾也令建筑师欣慰,这也是这个职业最有意义的地方。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