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太空摄影枪(太空中美景2020年最佳太空影像,一起领略太空绝妙之美)

2020 年,人类在和新冠病毒艰苦斗争的过程中,依旧没有停止对太空的追逐。

从 SpaceX 成功将航天员成功送到国际空间站,到阿联酋的 “希望” 号、中国的 “天问一号” 和美国的 “火星 2020” 号相继飞向火星,再到中国的 “嫦娥五号” 顺利将月球土特产带回地球,各个国家都达成了惊人的太空成就。

而除了这些新加入太空竞赛的新人们,早早进入太空的老将们,也为我们带来了令人惊叹的宇宙图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新老太空成员共同带来的绝妙太空之美。

哈勃的宇宙礁石

哈勃望远镜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科学工具之一,2020 年 4 月是它 30 岁的生日。

为了纪念这一时刻,哈勃望远镜发布了一张惊人的图像,展示了靠近我们银河系的一个恒星形成区域。

在这张壮丽的哈勃图像中记录下了位于 163000 光年之外的大麦哲伦云中巨大的红色星云(NGC 2014)及其较小的蓝色邻居(NGC 2020)的身影。

星云是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巨大星际云,在这里可以形成恒星。NGC 2014 的核心是一丛明亮的恒星,每颗恒星的质量是我们太阳的 10 到 20 倍。

因为天文学家认为这些星云像一个海底世界,这张图片也被赋予了一个昵称名为 "宇宙礁",

此外,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周年纪念日播出了一部纪录片名为《地平线》(Horizon),展示了哈勃标志性图像的惊人 3D 视觉效果 -- 比如 "创世之柱"(Pillars of Creation),鹰星云的一部分。

“碰瓷”小行星

今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 Osiris-Rex 与小行星 Bennu 进行了一次大胆的 "碰瓷" 式试验,以收集岩石和土壤样本,并送往地球。

Bennu 这类小行星是太阳系诞生之初留下的原始遗迹。它们是一种自由漫游的行星构件,可以为了解像地球这样的行星是如何形成的提供了一个研究窗口。

为了收集样品,Osiris-Rex 使用了一个末端有一个环形收集室长吊杆。当它下降到吊杆与 Bennu 表面接触时会喷出氮气,气体搅动 Bennu 的表面,从而让 Bennu 的碎片飘进收集室。

从上面图片中可以看出,这个策略似乎奏效了。

给太阳拍特写

2020 年 1 月发布了 Daniel K Inouye 太阳望远镜(简称:DKIST)在夏威夷拍摄到的非常清晰的太阳表面。

这些图片显示了以前人类从未观察到的太阳表面细节。图像呈现了一种细胞状结构,其大小大约相当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它们是一种热且活跃的气体或等离子体。图像中明亮的区域表示这些物质正在上升,中间的暗色带是冷却的等离子体正在下沉。

DKIST 安装在夏威夷毛伊岛 3000 米高的 Haleakalā 火山上。太阳上这些巨大的带电粒子爆发会破坏绕地卫星,伤害宇航员,甚至破坏电网。科学家希望利用该望远镜观察太阳的动态变化,从而更好地预测它的能量爆发。

飞越木星

2020 年 6 月 2 日,美国宇航局"朱诺"号(Juno)航天器,在对木星进行第27 次近距离飞越时,捕捉到了这个气体巨行星的漩涡云层的图像。

天文学家 Kevin M Gill 随后将这些数据转化为视频,视频结合了朱诺号近距离飞越期间拍摄的 41 张静态图像。这些静态图像通过数字化地方式投射到一个球体上,并利用一个虚拟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提供了木星的视图。

星舰(Starship)测试

埃隆 马斯克(Elon Musk)新设计的星舰飞船看起来有点像科幻小说种的火箭船,他希望用这种新型飞行器在适当的时候将人类运送到火星上任务。

12月,SpaceX 在位于德克萨斯州南部的博卡奇卡发射台测试了该飞行器的首个完整原型机,名为 SN8。SN8 的首次测试完成了 12.5 公里的飞行,并展示了星舰飞船的一些独特特征,包括燃烧甲烷的猛禽发动机,以及飞船腹部朝向地球降落,在着陆前翻转至垂直位置的特殊飞行轨迹。

在测试阶段中,因为原型机靠近发射台的速度过快,导致飞船出现 “快速计划外解体(RUD)”,实际就是飞船坠毁。

但是此次飞行为 SpaceX 提供了大量工程数据,以便于研究人员不断改进飞船设计。据悉,目前下一个原型机 SN9 正在发射台等待发射。

除了 BBC 评出的以上 2020 年的最佳太空影像之外,中国的“嫦娥五号”顺利登月并将月球“土特产”带回地球,不仅实现了我国航空航天史的多个首次(首次月面自动采样与封装、首次月面起飞上升、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首次带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也为世界航空航天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副局长谢尔盖?萨伐黎耶夫称,“中国国家航天局完成了一次月球探测器采样返回任务中的落月环节,这是中国航天事业上真正的历史性事件,是中国太空探索史上的首次。”

2020 年 11 月 24 日 4 时 30 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搭乘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历时 23 天,在经历地月转移阶段、近月制动阶段、环月飞行阶段、着陆下降阶段、月面工作阶段、月面上升阶段、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阶段、环月等待阶段、月地转移阶段和再入回收阶段后,嫦娥五号携带 2 公斤珍贵月壤成功返回地球,圆满完成此次太空之旅。

此次太空旅行,嫦娥五号也为全人类留下了珍贵的太空影像。这是嫦娥五号全景相机在着陆点附近的环拍成像,这幅全景图由 120 张图片组成的,这些图片来自全景相机的 8 次俯仰拍摄和 15 次水平拍摄。图中可以看到嫦娥五号着陆器的一条“腿”和金灿灿的“外衣”,以及图片前方的山和左侧的撞击坑,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嫦娥五号着陆点附近的月壤和石块,这些石块目前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关注。

嫦娥五号全景相机环拍成像 (来源:月球与行星多媒体数据库)

这幅全景图可以和前一副全景图对比来看,在图的右侧可以清楚地看到展开的五星红旗,此次国旗展开是我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国旗的“独立展示”, “嫦娥”手中的国旗在阳光的照耀下,在月球上留下了一抹鲜艳的“中国红”。此外图像上方可见已完成表取采样的机械臂及采样器。

嫦娥五号全景相机环拍成像 (来源:月球与行星多媒体数据库)

回顾 2020 年,人类在太空探索历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期待 2021 年的我们,书写更多人类太空探索的新篇章。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