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号称东方莫斯科的城市(哈尔滨空中美景东方莫斯科——哈尔滨)
哈尔滨市,简称“哈”,别称冰城,古称上京、会宁府、阿勒锦、滨江,是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哈尔滨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全市共辖9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7个县,总面积531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93.7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0.99万人。
@知乎旅行 @盐选成长计划 @知乎城市 @知乎人文 @知乎科学哈尔滨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东北亚中心地带,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哈大齐工业走廊的起点,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及“对俄合作中心城市”。
@知乎美食 @知乎时尚 @知乎好物 100 @知乎哈尔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国两朝”发祥地,即金、清两代王朝发祥地,金朝第一座都城就坐落在哈尔滨阿城,清朝肇祖猛哥帖木儿出生在哈尔滨依兰,金源文化由此遍布东北,发扬全国,是热点旅游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素有“冰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称。
2017年11月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第23位;2017年12月获得“厕所革命优秀城市奖”,当选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2018年10月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2021年,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示,哈尔滨成为中国超大特大城市。2022年11月5日,《湿地公约》第14届缔约方大会认定了43个国际湿地城市,其中哈尔滨在列。
历史沿革
清代以前
冰城哈尔滨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两万两千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金收国元年(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
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上京重新被立为陪都。
元、明时,哈尔滨又成为成吉思汗三弟斡斤家族的领地和奴尔干都司的辖地。
明末清初时期,女真人曾用此城遗存的建筑材料在原地修筑阿勒楚喀要塞。
清代时期
清朝建立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在阿城设阿拉楚喀副都统,哈尔滨为其所辖,属于吉林将军。清末民初哈尔滨属于吉林省滨江县治。清中后期,随着“京旗移垦”和“开禁放荒”政策的实施,大量满汉百姓移居哈尔滨地区。
19世纪末,哈尔滨已出现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交通、贸易、人口等经济因素开始膨胀,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也有了较大发展,建立起哈尔滨在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地位。
民国时期
哈尔滨·夜
哈尔滨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城市。民国十二年(1923年),哈尔滨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并成立满洲临时省委。哈尔滨成为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后来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哈尔滨沦为日伪统治。哈尔滨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涌现出赵尚志、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人口70余万。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
哈尔滨市景色
哈尔滨发展国民经济,在“一五”时期,哈尔滨是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13项设在哈尔滨,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并迅速由一个消费城市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
1958年至1965年,哈尔滨经历了“大跃进”和经济调整的曲折发展过程。“文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挫折,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1996年,国务院批准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市。哈尔滨市辖七区十二县(市),行政区划面积5.3万平方公里。
2004年2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动力、平房、松北和呼兰8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代管五常、双城、阿城、尚志等4个县级市。
呼兰
木兰
通河
五常
2006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即:撤销动力区、香坊区,组建新的香坊区;撤销阿城市,设立阿城区;将阿城市永源镇、巨源镇划归道外区管辖。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松北、呼兰、阿城8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五常、双城、尚志3个县级市。
松北区
2013年9月,哈尔滨成为国务院发改委《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
2014年5月,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即:撤销县级双城市,设立双城区。
双城区
2017年8月7日哈尔滨市当选2018年“东亚文化之都”。
2021年,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示,哈尔滨成为中国超大特大城市。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哈尔滨市地处中国东北平原东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处东北亚中心区域,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哈尔滨东与牡丹江市、七台河市接壤,北与伊春市、佳木斯市接壤,西与绥化市、大庆市接壤,南与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接壤。哈尔滨市总面积5.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
大庆
绥化
伊春
佳木斯
地形地貌
哈尔滨市区及双城区、呼兰区地域平坦、低洼,东部县(市)多山及丘陵地。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第一级阶地海拔在132~140米之间,主要包括道里区和道外区,地面平坦;第二级阶地海拔145~175米,由第一级阶地逐步过渡,无明显界限,主要包括南岗区和香坊区的部分地区,面积较大,长期流水浸蚀,略有起伏,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哈尔滨市重要农业区;第三级阶地海拔180~200米,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区南部等地,再往东南则逐渐过渡到张广才岭余脉,为丘陵地区。
松花江
哈尔滨受地形、气候、植物等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哈尔滨市土壤类型较多,共有9个十类、21个亚类、25个土种。黑土,是郊区及12县(市)的主要土壤,也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土壤类型。黑土在全市分为2个亚类(黑土和草甸黑土)、3个土属(粘质黑土、砂质黑土、草甸黑土),共7个土种。黑土土壤养分含量比较丰富,适于各种农作物生长。黑钙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川地和岗平地上,在全市分为3个亚类:黑钙土、淋溶黑钙土、草甸黑钙土,共8个土种。黑钙土养分含量仅次于黑土,适于作物栽培。草甸土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多数分布在沿江河低洼淋溶地带和松花江台地漫滩地带。草甸土在全市分为6个亚类:草甸土、碱化草甸土、泛滥地草甸土、盐化草甸土、潜育草甸土、硫酸盐草甸土,共10个十种。草甸土大部分宜耕性较差,宜发展草场和栽植薪炭林。砂土及沼泽土,主要分布于江河两岸河滩和低洼地块,适于发展渔业、牧业。
气候特征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哈尔滨是中国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的大城市。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
哈尔滨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集中降雪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四季分明,冬季1月平均气温约零下19度;夏季7月的平均气温约23度。
4-6月份为春季,易发生春旱和大风,气温回升快而且变化无常,升温或降温一次可达10°℃左右。气温月际变化强烈,一般在8~10°C左右。7-8月份为夏季,气候温热湿润多雨,7月份平均气温19-23°℃,最高气温达38°C。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60%-70%,气温月际差异很小,为各季之最。9-10月份为秋季,降雨明显减少,昼夜温差变幅较大,9月份平均气温为10°℃,10月份北部地区已到0°C,南部地区2-4°C。11-次年3月份为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有时也会出现暴雪天气。1月平均气温零下15°C-零下30°℃,最低气温曾达零下37.7°℃(1985年1月26日)。
水文
松花江
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牤牛河、蚂蜒河、东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图河、少陵河、五岳河、倭肯河等。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其干流由西向东贯穿哈尔滨市地区中部,是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哈尔滨水资源特点是自产水偏少,过境水较丰,时空分布不均,表征为东富西贫。全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630立方米。
牡丹江
阿什河
拉林河
蚂蜒河
尼河
倭肯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蛇纹石
截至2015年,哈尔滨市共发现各类矿产63种,已探明可供工业利用的25种。其中煤炭、天然气、铜、锌、钨、钼[mù]、硫铁矿、熔炼水晶、蛇纹岩、砷[shēn]、建筑用石、矿泉水等20种矿产在黑龙江省占有重要地位。在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中,居全省第一位的矿种有:硫铁矿占55.8%,熔炼水晶占61.2%,蛇纹岩占43.3%,砷占49%,以及石棉、硅石、饰面用大理岩、稀散元素碲[dì]等8种。
植物资源
哈尔滨
哈尔滨市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包括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分布集中、经济价值高。药用植物中,名贵药材有山参、黄柏、地龙、苦参、狼毒、黄芪、五味子、刺五加、党参、茯苓、满山红(红萍)等。
草原植物以“东北三宝”之一的小叶樟和饲用碱草为主。野生食用植物有蕨菜、薇菜、猴腿菜、管伸菜、刺嫩芽、明叶菜、枪头菜、猫爪等10余种,还有大量的猴头蘑、榛蘑、元蘑、木耳等食用菌。
野生油料有松子、榛子。野生花卉有130余种,其中具有观赏价值的有小细叶百合、渥丹百合、山丹百合、燕子花、紫花鸢尾、长瓣舍莲等20余种。水生植物主要有芡实(鸡头米)、睡莲、东北金鱼藻、菱角、菖蒲、芦苇、乌拉草。山野果子有杏、李子、山桃、梨、山葡萄等。
哈尔滨市林业用地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等。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张广才岭西北麓rlù],小兴安岭南坡。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qiū]以及柞、椴[duàn]、榆、杨、桦等。其中红松以材质优良享誉国内外,水曲柳以花纹美丽驰名。此外,还有黄太平、大秋果、苹果、葡萄等温带果木林,以及特种经济林、黑豆果等。野生果树资源中经济价值较大的有豆淀果、悬钩子、刺玫瑰、猕猴桃、五味子、东方草莓等。野生薇果产量较多,已成为重要出口资源。
动物资源
哈尔滨市野生动物的种类与数量都比较多。兽类有珍贵的东北虎、梅花鹿、紫貂、水獭、猞猁以及黑熊、野猪、麝、黄鼬、灰鼠、狐狸、貉、獾、狼等。两栖动物有各种蛙、蛇、龟、蜥蜴等。鸟类有国家一类保护的白鹳、黑鹳、白尾雕,二类保护的白琵鹭、白额雁、大天鹅、鸳鸯、黑琴鸡、花尾榛鸡、小杓鹳以及猫头鹰、隼形目、鹗[è]形目等猛禽。
1981年3月,中日两国政府签订《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中所列的227种栖息于两国的迁徙鸟类中,见于哈尔滨地区的就有141种。淡水鱼类资源也比较丰富,流经哈尔滨的松花江及其支流,两岸沼泽和水库中的淡水鱼,具有食用价值的经济鱼类主要有黑龙江鲤、银鲫、狗鱼、雅罗鱼、蒙古红、松花江翘嘴红鲍、红鳍以及鳊[biān]、鲂[fáng]、鳜、鲇[nián]等40余种。
旅游
哈尔滨素来有着“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名,市内建筑中西合璧,1998年被国家旅游局评选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区内有圣索菲亚教堂、尼古拉教堂、俄罗斯木屋、哥特式楼宇、中央大街、哈尔滨极地馆、防洪纪念塔、文庙、极乐寺、萧红故居、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等文物古迹和东北林园、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原始森林等500余处人文自然景观。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始创于1999年,是由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规模空前的超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外以冰雪为主题的超大型娱乐工程。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它由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确定。
太阳岛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唯一坐落于城市中心的江漫湿地型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 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被联合国友好理事会评为“联合国FOUN生态示范岛”。“中国·哈尔滨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及许多国际国内的雪雕比赛都在此举办。2009年7月,哈尔滨太阳岛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岛屿型公园。
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由风车山庄、国家体委,交通山庄,大青山滑雪场、通信山庄电力山庄,云鼎山庄、好汉泊雪场,以及农家院共同组成,位于哈尔滨尚志市境内,最高峰海拔1374.8米,亚布力滑雪场共有11根初、中、高级滑雪道。滑雪场内还有长达5公里的环形越野雪道及雪地摩托、雪橇专用道,设有3条吊椅索道、3条拖牵索道及1条提把式索道。雪场还拥有多台造雪机、压雪机、雪上摩托车等现代滑雪场机械设备;雪道设有多条吊椅式和牵引索道,滑雪者可以从任何一处乘索道,不需要脱掉雪板,滑遍场内全部雪道。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1997年6月1日成为全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2005年中央大街被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8年3月东方小巴黎-哈尔滨中央大街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建筑成就奖",同时,哈尔滨中央大街被国家授予“建筑艺术博物馆”称号。2009年,中央大街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同年,由俄国茶商出资,在随军教堂的基础上重新修建成全木制结构教堂。1932年重建,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教堂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成为哈尔滨市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重要遗迹。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原为设在公主岭的随军教堂,日俄战后迁哈尔滨,几易其址,1912年在此建木结构教堂,1935年改砖石结构。俄国建筑师斯米尔诺夫·托夫塔诺夫斯基设计。原来属于东正教堂,1980年转给天主教会,现名为圣母无染原罪教堂。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大街25号的原731部队本部大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国防教育基地。经过重新修缮,已作为基本陈列对外开放。总面积1500平方米,15个展厅,这里以大量的图证、物证、实证,控诉了侵华日军731部队的血腥罪行。
龙塔即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隶属于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其塔高336米。龙塔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 AAAA级旅游风景区,是一座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广告传播、无线通信、环境气象监测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塔。
太阳岛公园位于黑龙江哈尔滨市区松花江北岸,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太阳岛公园是太阳岛上最主要的景区,园内有天鹅湖、太阳瀑、水阁云天、松鼠岛等景观。2009年,太阳岛冰雪艺术馆以占地5000平方米、馆内净高7米的规模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室内冰雪艺术馆,创造了太阳岛世界之最。
哈尔滨大剧院坐落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的文化中心岛内,包括大剧院(1600座)、小剧场(400座),建筑采用了异型双曲面的外形设计,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
2016年2月,哈尔滨大剧院被ArchDaily评选为“2015年世界最佳建筑”之“最佳文化类建筑”。
文化方言
哈尔滨话属东北官话-哈阜片-肇扶小片,是全国最接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普通话发音的方言之一。与其他汉语方言相比,具有表达标准、清晰、明了的特点。哈尔滨的普通话普及程度明显好于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其他大部分城市。一些外国人认为,哈尔滨话好听、地道、没有奇怪的语调。哈尔滨人的发音与东北其他地区明显不同,哈尔滨市区与近郊区的发音都有明显区别。也正是这个原因,过去几十年中,哈尔滨为全国各地的电台、电视台、文学艺术组织培养了大批成功的播音员和主持人。
宗教
哈尔滨主要宗教有基督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少数人信仰东正教、犹太教和萨满教。
习俗
野游
受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传统影响,早在20世纪90年代,哈尔滨就有了野游的风俗。解放后,野游之风日益盛行,许多单位春夏秋季都要组织职工到郊外野游,也有的以家庭为单位野游。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哈尔滨人的野游正在发展为更大规模的旅游活动,并成为生活中文化娱乐的一项重要内容。
野餐
在哈尔滨,凡组织或进行野游活动,都离不开野餐。哈尔滨野餐有历史渊源,受北方少数民族饮食习惯以及后期欧洲移民生活方式的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起,哈尔滨人逐渐形成野餐风俗。
冬泳
冬泳是哈尔滨富有自己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表现了哈尔滨人不畏严寒的强壮体魄和坚强意志,冬季,哈尔滨的室外温度下降到零下十几、二十几度。冬泳者在松花江上,刨开冰面,修筑了冰上游泳池。冬泳下水时间多在太阳未出来的5-6时左右,冬泳表演时间在10-14时之间。
喝啤酒
哈尔滨在20世纪初就已经生产啤酒,哈尔滨啤酒厂始建于1900年,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哈尔滨啤酒年消费量30多万吨,人均啤酒消费量居全国首位,主要品牌是“哈尔滨”和“新三星”。
看冰灯
哈尔滨的冰灯始于60年代初期,是在民间传统简陋艺术形式上发展起来的。它以园林艺术为依托,以建筑和雕塑艺术为表现手法,用电灯光为光源,制作成各种冰的景物。20世纪下半页,冰灯逐步发展成哈尔滨具有代表性的冰雪文化艺术。每年一届的冰雪节、冰灯博览会成为冰灯艺术的大观园,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冰上婚礼
冰上婚礼是哈尔滨青年人喜爱的一种婚礼形式。冰上婚礼由哈尔滨青年宫主办,集体举行,成为哈尔滨每年一届的冰雪节的组成部分。
节庆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国际性节日,每年一月五日开幕,持续一个月。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与日本札幌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挪威奥斯陆滑雪节并称世界四大冰雪节。自1985年1月5日创办以来,创造成融文化、体育、旅游、经贸、科技等多领域活动为一体的黄金季节。游客可以到观赏冰灯、雪雕,欣赏冰雪文艺晚会,还可以参加冰雪娱乐项目。
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始办于1961年8月,于隔年的8月6日至15日举行,历时10天。是地方传统音乐节,也是中国传统的音乐盛会,与“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广州“羊城音乐花会”并称中国“三大音乐会”之一,并由此奠定了哈尔滨音乐名城的地位。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认定为“音乐之都”。
市名由来
哈尔滨
①天鹅论:主张哈尔滨的原始语音是“galouwen”,即“哈尔温”,本意是“天鹅”之意,认定其为现今哈尔滨地名由来的“通说”。
②满语“打鱼泡”或“晒渔网”说:这一说法1898年出自一个俄国采矿工程师之口,1922年《哈尔滨指南》和1929年《滨江尘嚣录》都沿用了此说。
③蒙语“平地”说:这是1913年魏声和先生在《吉林地志》中提出的,从发音角度跟蒙语相碰得出的结论。
④俄国“大坟墓”之俄语“大坟墓”说:见于1928年俄文版《商工指南》一书,说明俄国人一开始就有永久占有此地之意。
⑤"人名"说:这种说法纯粹是一种猜测,《东省铁路沿革史》中认为这个词可能是从前某个强大的统治者的名字,无从考证。
⑥满语“锁骨”说:完全的音译,因满语“哈拉吧”是锁骨之意,由此推论。
⑦满语“哈勒费延”及“扁”说:这个译音很有些相似,“哈勒费延”在满语中是“扁”的意思,引申为“狭长”,象形之意。
8)0通古斯语“渡口”说与“船渡场”说:俄国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哈尔滨一词源于通古斯语,含义为船只停泊之地。
⑨女真语“阿勒锦”说:“阿勒锦”译为汉语有名誉、荣誉、声誉等含义。此说依据在《金史·本纪·卷二》中。
地方特产
秋林大列巴红肠
哈尔滨市居民以汉族为主,其中多为山东与河北省移民。旧时的哈尔滨,外国侨民比例较多,其中俄侨占多数。外侨生活方式与习俗对哈尔滨人的文化、饮食习俗有一定影响。哈尔滨人旧时多以大饼子(玉米面贴饼子)为主食。原当地居民喜食大馇[chā]子、小米饭和炖菜;山东人喜吃面食和鱼;河北人喜食米饭,爱喝高粱米粥。哈尔滨人受少数民族饮食习俗影响,喜欢吃黏糕和黏豆包、“列巴”(一种大面包)、红肠等,喜欢喝“苏波汤”(俄式红汤)。
食在哈尔滨——哈尔滨二十大美食推荐!!
东北美食如今备受追捧,有人说在东北是越往北美食越多,而哈尔滨美食正是东北美食的集大成,许多风靡各地的东北小吃源自那里,那么哈尔滨到底有多少好吃的东西呢?这么说吧,那里的美食多到本想以十大美食作为主题的笔者发现名额不够,于是下面就列举岀了二十个当地特色美食,推荐给知友!!
1.锅包肉
锅包肉无疑是哈尔滨也是东北的代表性美食,既是一道年代久远的老菜,又是一道时尚流行的名菜,现在能看到许多教人在家做锅包肉的教程,可见其火爆程度。
2.红肠
哈尔滨红肠是家喻户晓的当地特色美食,味道鲜香浓郁,不仅能够作为即食的下酒菜,还可以烤着吃、煮粥吃、炒菜吃等,味道白搭,可以说是居家旅行必备食物。
3.大列巴
大列巴是种哈尔滨特产的大面包,也是当地传统美食,有的哈尔滨老人甚至把它作为主食。大列巴可以切片涂果酱或涂黄油吃,也可以搭配哈尔滨红肠一起吃。
4.砂锅坛肉
热气腾腾的酸菜白肉砂锅、番茄牛肉砂锅、冬瓜羊肉砂锅、菠菜粉丝砂锅、豆腐丸子砂锅等,撒上干辣椒面,配上油饼或米饭,加一碗坛肉,在来盘拌菜,绝了。
5.得莫利炖鱼
得莫利炖鱼也是比较有年代的特色美食,食材除了有鱼,还有豆腐、粉条、白菜、榛蘑、土豆、五花肉等,是一道非常丰富的菜肴。
6.烤冷面
烤冷面是风靡全国的小吃,用简单的冷面、鸡蛋、香肠加上料汁就能制作出如此的美味,真是令人赞叹。如今烤冷面的版本众多,能加入的食材也越发丰富。
7.酱骨棒
酱骨棒也可以叫做酱大骨或大骨棒,是道传统菜,也算家常菜。端上来只看样子就能给人一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感觉,啃起来更是畅快淋漓,过瘾至极。
8.马迭尔冰棍
无论四季,从外地来到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怎么能不吃根马迭尔冰棍呢?能把冷饮作为当地特色美食,由此可见其味道的香甜,还能看得出哈尔滨人的浪漫。
9.松仁小肚
松仁小肚是一道名字与样子都别具一格的哈尔滨名菜,味道在咸鲜的基础上还融入了松子仁的芳香与口感,切上一盘,下酒绝佳。
10.干肠
哈尔滨干肠的口感是接近风干肉的,有嚼劲,但不硬,味道咸鲜微甜,与南方的腊肠非常不同。在哈尔滨是可以买到干肠馅包子的,可见其鲜美程度。
11.麻辣烫
麻辣烫如今不仅流行全国,更甚至受到了许多外国人的追捧。一碗麻辣烫里面可以包含各种蔬菜、面条、肉类以及海鲜,想吃什么就可以加入什么。
12.小鸡炖蘑菇
小鸡炖蘑菇是东北四大炖菜之首,与猪肉炖粉条、铁锅炖大鹅、鲶鱼炖茄子齐名。主要食材有鸡肉、蘑菇、粉条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13.五彩大拉皮
五彩大拉皮是一道色彩艳丽的东北经典凉菜,主要食材有拉皮、肉丝、黄瓜丝、胡萝卜丝等,口感顺滑,清爽解腻。
14.扒肉
扒肉的主要食材有五花肉、老抽、蜂蜜、桂皮、肉蔻等,是一道人气很高的美食,色泽诱人,肥而不腻,非常的下饭。
15.炸茄盒
炸茄盒是道比较家常的东北传统美食,主要食材有茄子、洋葱、肉馅等。外酥里软,滑嫩鲜香,既美味又好做,在家可以自己做,在外面也能买得到。
16.粘豆包
粘豆包是东北特色食品,很适合冬季食用,分黄色与白色两种,黄色的粘豆包是用黄米制作而成,白色的粘豆包是用糯米制作而成。
17.罐虾
罐虾是哈尔滨的一道具有俄式风情的菜肴,主要食材有虾仁、洋葱、芹菜、大蒜、胡萝卜等,色泽鲜明,酸甜可口。
18.烤奶汁鳜鱼
烤奶汁鳜鱼是黑龙江十大经典名菜,鳜鱼又叫桂鱼,在东北又叫鳌花鱼,肉多刺少,配合奶汁制作而成的烤奶汁鳜鱼醇香味美,令人垂涎欲滴。
19.风干口条
风干口条是有着多年历史的哈尔滨传统美食,"口条”即为猪舌头,用它作为主要食材,再搭配甘草与桂皮等,就制作出了鲜美的风干口条。
20.油炸冰棍
油炸冰棍是道令人称奇的美食,外皮酥脆,里面甜爽,主要食材有鸡蛋、面粉、冰棍等。记得电视剧里的那道“油炸冰溜子”吗?它就是这道油炸冰棍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