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电影对白在线观看(珍珠港空中美景视频马利说戏 | 电影《珍珠港》(2001) 的剧情、表演和镜头语言(上篇))
欢迎各位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马哈拉什维利,以获得更佳的阅读体验。
大家好,我是马利。
今天,我在撰写《战史概观·太平洋战争》系列专栏的间隙,终于决定重启我尘封已久的影评单元了。我在将近十年前的考学期间,专门练习过这套笔头功夫,现如今拉出这匹旧马,也算是厚着脸皮,自强不息,出来献献丑,以飨读者。姑且就把这个单元叫作“马利说戏”(CriMalitics)吧,它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辅佐专栏和战争史长文的叙事,专挑战争电影评论;二是选择世界电影史和中国电影史上的著名影片进行赏析。请注意,第二部分将不会挑选最近的“大师”电影,因为定性的工作还是应当细水长流,切勿被资本和水军的喧嚣聋了耳朵,瞎了慧眼。
闲话少说,今天要说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好莱坞电影《珍珠港》(Pearl Harbor)。此文只讨论影片的叙事和视听语言,影片触及的史实和幕后花絮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论述。
本文共 6731 字,配图 46 张,请大家调整你们的阅读姿势,防止颈部和腰部的紧张。
一、影片基本信息
官方电影海报《珍珠港》(Pearl Harbor),2001 年上映电影: 珍珠港(Pearl Harbor)
上映时间: 2001 年 8 月(中国大陆)
类型: 动作、剧情、历史、爱情
影片时长: 183 分钟
编剧: 兰道尔·华莱士(Randall Wallace)
导演: 迈克尔·贝(Michael Bay)
制片: 迈克尔·贝、杰瑞·布鲁克海姆(Jerry Bruckheimer) 等
主演: 本·阿弗莱克(Ben Afleck)、乔什·哈奈特(Josh Hartnett)、凯特·贝金赛尔(Kate Beckinsale) 等
摄影: 约翰·施瓦茨曼(John Schwartzman)
原声音乐: 汉斯·季默(Hans Zimmer)
二、《珍珠港》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雷夫·麦考利(Rafe McCawley,由本·阿弗莱克饰演)和丹尼·沃克(Danny Walker,由乔什·哈奈特饰演)从小就是热爱飞行的死党,但是丹尼的家教很严。他参加过一战的父亲,总是在童年时期责怪丹尼,这导致丹尼的性格略为内向,自信心较为不足。
雷夫和丹尼在农场的仓库内“驾机接敌”,玩得不亦乐乎怀揣着飞行的梦想,这一对好朋友在成年后都加入了美国陆军航空兵(United States Army Air Force, USAAF)。凭借着两人从小培养的默契,驾驶着 P-40“战鹰”(Warhawk)战斗机的他们经常在众人面前炫耀危险的狗斗技巧。
丹尼在紧要关头确立了两架相向战机的规避方向,喷出的口水具备强大的势能和初速随着时间的车轮不断滚滚向前,二战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在一次例行性的体检之时,两人都认识了护士艾芙琳·强森(Evelyn Johnson)。检查视力期间,临时抱佛脚的雷夫却被艾芙琳的“即兴检查”搞得尴尬透顶,但雷夫参军的梦想和坚定的信念倒是得到了艾芙琳的心,两人不久之后便开始了恋爱。(请忽略好莱坞叙事中男女爱情的逻辑依据,关键时刻荷尔蒙一飙升就合情合理了)
▲ 雷夫背完了视力表的最后一行,稳操胜券,而丹尼仍然不敢松懈雷夫以鼻子的痛苦换来了绝佳的升温姿态,这一吻下去只需要观众荷尔蒙上升,不需要任何常人的逻辑思考能力不列颠战役爆发,德国空军(Luftwaffe)对英国本土展开了猛烈的轰炸。雷夫不满于飞行教员的身份定位,从而志愿加入同盟国的助攻队伍,前去英国参与实战。临走时,他交待丹尼照顾好自己的艾芙琳。
已上车的雷夫与艾芙琳错过了告别,影片在此呈现出“生离死别”的假象,常规的伏笔也在世界的另一侧,日本正在秘密筹划着一场战争。由于西方国家对它采取了石油禁运,它目前的国力无法通过与西方各国和平共处来得以维持。为了速战速决,一举歼灭美国海军的太平洋舰队(Pacific Fleet),日本帝国海军正意图对珍珠港发起偷袭,间谍和情报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参谋人员则在解决在浅水中发射鱼雷等技术性难题。
山本五十六开会时的单独演说确立了本片敌对势力的最高任务(主要目标)雷夫和艾芙琳的情感一直靠双方往来的信件得以维系,但在一次截击任务中,雷夫的“喷火”式战机(Spitfire)不幸被一架梅塞施密特 109 (Me-109)击中了引擎。燃油从航电面板中喷涌而出,遮挡了雷夫的视线。他不得不迫降于海上,并用自卫手枪击碎舱门玻璃,意图逃脱。幸运的是,他被当地法国人所救,但英国人由于他未能驾机返航,便将其定性为“阵亡”(Killed in Action, K.I.A)。远在家乡的丹尼收到了消息,并及时告知了艾芙琳。两人一度为之悲痛和惋惜。
雷夫的座机被敌机击中了发动机,引擎起火燃烧,喷溅的燃油遮挡了雷夫的视线,整机高速向海面坠落生活不会因为意外便凝固时间的指针。后方的丹尼和艾芙琳在长期的暧昧交流中渐生好感,两个人违反规定,乘机赏夕阳,返航后在制伞机库里云雨飞扬。可惜好景不长,因为雷夫及时来访,得知死党抢走了未婚的新娘。一顿肢体冲突之后,好友二人促膝长谈,思考着该如何收场。
点到为止,可以了~视角再次切换,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Combined Fleet)已到达了出击位置。1941 年 12 月 7 日的早晨,350 架飞机也在航母甲板上准备待命。早前,美国海军情报部门中的部分官员虽然怀疑珍珠港会成为了日本的打击目标,但由于缺少证据和部队调动成本过高,该假设并未得到上级的关注。
出击名场面,联合舰队六艘航空母舰的舰载机陆续起飞,跟拍镜头场面不小令人紧张的是,美国海军情报部门的破译人员得知,日本已下令驻华盛顿大使馆烧毁所有机密文档,外务省与美国的谈判结果不容乐观,原先美军掌握的日军航母突然不翼而飞,这些现象令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金梅尔(Kimmel)感到不安。美军得知大战在即,但不知在何处打响。
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金梅尔获知日本驻华盛顿大使馆奉命销毁机密文件的情报12 月 7 日是一个慵懒的星期天,阳气十足的孩子们已经开始大展拳脚,勤奋的妇女已经干起了家务,只有放假的水兵们还在舰艇甲板上嬉戏打闹,或是在拥挤的隔仓里呼呼大睡,他们殊不知日军第一波打击编队已经悄然接近珍珠港海军基地。随着一枚鱼雷的触舰爆炸,太平洋战争的丧钟就此敲响。日机编队对珍珠港中的驻港舰船展开狂轰滥炸:一枚航弹穿透了战列舰“亚利桑那”号(USS Arizona, BB-39)的食物储藏室,弹药库殉爆产生的冲击波当即带走了上千条人命;一位黑人厨师的“觉醒”,使用机枪击落了至少一架日机;艾芙琳工作的医院被伤患挤满,原本的闺蜜之一也在日机的轰炸下命丧黄泉;大量的水手散落在战列舰的周边水域无法动弹,“零”式战机则展开了无情的扫射。
战列舰“亚利桑那”号的弹药库发生殉爆,冲击波撕碎了舰体多里斯·米勒使用防空机枪击落了日机,他欢呼雀跃艾芙琳发现自己的闺蜜之一死于日机的空袭幸运的丹尼和雷夫顺利挺过了第一波空袭,趁着机场尚未遭受严重破坏,他们和战友们打算起飞战机并从弹药库抢夺武器弹药,进行积极地防空任务。眼看着第二波空袭击毁了战友的战机,雷夫与丹尼便化悲愤为力量,暂时忘却了情敌的紧张关系,共同对付当前的劲敌。两人的 P-40 战机腾空后,再次上演他们平时炫耀的拿手好戏,并通过娴熟的格斗技巧和友军的巧妙助攻,击落了 7 架日机,并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具备实战经验的陆军航空兵飞行员。
兄弟俩虽然成功地起飞了 P-40 战机,但随即被多架日机咬尾兄弟俩虽然成功地起飞了 P-40 战机,但随即被多架日机咬尾
兄弟俩使用时常练习的“交臂非故”式战术动作成功击毁了多架日机珍珠港遭袭之后,二人便调配至杜立特(Doolittle)的麾下,随即准备空袭东京的报复性军事行动。罗斯福在面对死气沉沉的幕僚时,也作出了摆脱轮椅、重新站立这一提振士气的举动,希望美国不应因为此战的失败而动摇军心。临走时,雷夫质问艾芙琳为什么在两人中选择了丹尼,艾芙琳不得不说出自己怀了丹尼的孩子而让自己的昔日爱人死心。
罗斯福总统以身试法,激励与会的多名高层政要丹尼和雷夫在杜立特中校的办公室内接受新命令为了让陆军航空兵的 B-25 “米切尔”(Mitchell)中型轰炸机上舰,杜立特的人马想尽了办法。在海军航空兵的指引下,他们被迫拆除了轰炸机上的各类组件,并进行了短距离的起飞试航。
B-25“米切尔”轰炸机正在地面跑道上进行“瘦身起飞训练”另外一面,艾芙琳找到了她先前及时止血助其痊愈的病人。这位军官起先并不同意艾芙琳的要求,但最终他还是准许艾芙琳冒充秘书,以实时探听前线轰炸编队的消息,因为丹尼和雷夫的命运已经和她自己的生命无法分离。
艾芙琳尝试通过自己救治病人的道德优势,说服杰克森少校1942 年 4 月 18 日,“大黄蜂”号(USS Hornet, CV-8)航母编队正秘密地靠近东京,但不幸的是,一艘日本的巡逻艇发现了这个航母编队。为了不让自身处于被动地位,杜立特随即下令,让轰炸机提早起飞,并在轰炸东京的预定目标后迫降中国。在轰炸过程中,B-25 虽然成功投放了航弹,但由于日军防空炮火过于猛烈,他们的通讯与后方切断,而艾芙琳在后方听到这一情况后,精神趋于崩溃。
16 架 B-25“米切尔”轰炸机成功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虽然机群成功命中目标,但在日军防空炮火的打击下,B-25 机群在丹尼的建议下被迫上升,躲入云层雷夫和丹尼的座机虽然成功迫降至中国的稻田,但由于日军巡逻队行动迅速,他们马上包围了几名乘员。情急之下,雷夫抄起了一把 .45 的 M1911 手枪,击毙了数名日军,但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枪已经耗尽了弹药。
雷夫在对抗日军巡逻队的包围时,发现自身的手枪打光了子弹丹尼为了拯救雷夫,则主动将自己的身体挡在了日军的步枪面前,他身中数弹,即将告别人世。临别之时,雷夫为了激励丹尼,告诉了他艾芙琳怀孕的喜讯,但最终丹尼未能苏醒。幸好中国人及时到来,将这批美军成功地拯救。
丹尼为了拯救雷夫,被日军的步枪子弹命中两发,倒地雷夫在丹尼的濒死时刻放出“你就要做父亲了”这一“家庭责任”武器,但他的努力最终白费此战之后,雷夫和战友抬着丹尼的棺材回到了本土。不久之后,艾芙琳产下一位男孩,雷夫和她重归于好,三人共同组成了家庭,他们驾驶着飞机沐浴在夕阳下,继续勇敢地生活。
俯瞰镜头,四人抬着装有丹尼的棺材,艾芙琳倒在雷夫的怀中痛哭小丹尼出生,三人组建家庭,继续生活请原谅我花费如此巨大的篇幅来阐述剧情,因为这毕竟是一部长达 3 小时的电影。此类体量的电影在如今的电影院里,也只能算是稀客了。下面,我会评价此片的各大要素。
三、演员与角色: 上线但不出彩的表演, 身份模糊的形象
一般来讲,一位成熟的编剧在设立一对兄弟或者姐妹时,一定会尽量让他们/她们形成较大的反差。较大的反差可以让人物在同一事件下做出迥然不同的选择,这样人物的剥离和重聚才会变得合理,叙事才会有更多空间。本·阿弗莱克饰演的雷夫和乔什·哈奈特饰演的丹尼基本完成了两位兄弟的角色塑造:雷夫外向、话多、勇敢但做事稍显莽撞;丹尼内向、寡言,属于防御型人格,稍显自卑但较为沉稳,不惹乱子。两位演员能够较为准确地通过剧本台词塑造人物与传达重要信息,在关键桥段中,两者表演沉稳、流畅,但哈奈特较为“老实”。这种“老实”并非是因为演员眼睛较小,观众看不清心灵的窗户,而是哈奈特的表演空间和张力较为有限。一方面是剧本带来的,另一方面是演员自我的局限。
比如,丹尼给艾芙琳送手帕这一场戏。
丹尼以送手帕为由,对艾芙琳采取谨慎的“攻势”编剧和导演要传达出的意图是:丹尼和艾芙琳互有好感,但窗户纸并未捅破,两人的关系在雷夫的背后偷偷稳步推进,同时进一步强化丹尼的腼腆性格。但是哈奈特在仍然丹尼之时,仍然缺少力量和手段。如果要呈现较为尴尬的氛围和暧昧的情感关系,除了流畅的表演“些许口吃”和眼神闪躲是不够的。当然,哈奈特在肢体上强迫自己没话找话,他也尝试在谈话遇冷时强迫自己重新升温,但是相关的表演分寸仍然幅度较小,这就使得这一段戏的功能作用只是在叙事上较好的完成,却在效果和感受层面大打折扣。两人同时说话/同时静止、丹尼真实的口吃与叹气、流露紧张情绪且不可控制的重复性肢体活动等手段,都可以在技法上为这段表演添光加彩,但呈现效果并不理想。
凯特·贝金赛尔的表演非常努力,大多数时候的注意力也高度集中,在“重见返乡的雷夫”、“聆听杜立特航空兵的无线电”、“向雷夫坦白怀孕的事实”等场景中,贝金赛尔的情感表达也较为充沛。
特写镜头下的艾芙琳,正在提心吊胆地聆听关于雷夫和丹尼的最新消息艾芙琳与雷夫重见的一场戏,贝金赛尔贡献出“合格的且职业化的”表演但是,三个角色的设定仍然较为刻板。在人物刻画的细节方面,仍然缺少内容。三个角色虽有性格差异,但牵扯到角色的兴趣爱好、家庭环境和思想精神方面,电影并未给出令人信服的充分解释。因此,三位演员虽然努力地建立了人物,但是在繁密的叙事体量和火爆的动作场面之间,人物的深度却无从表达。
另外,贝金赛尔非常适合饰演一位贵妇,她可以在广大的社交场合中厘清人物与势力背后的准确关系,并善于运用美色和权谋来达到自身的目的。这当然不是对贝金赛尔本人进行人身攻击,而是她适合饰演一位毒蝎美女。贝金赛尔加小正太的组合,也许会引爆观众的荷尔蒙。艾芙琳这样一个普通和较为正面的角色无法发挥出贝金赛尔的全部能量。
除了主要角色外,功能和形象刻画较为扁平的人物,也具有着一定的鲜明色彩。比如结巴、蠢萌的瑞德(由艾文·布莱纳 Ewen Bremner 饰演)和大条、不羁的厄尔(由汤姆·希兹莫尔 Tom Sizemore 饰演)。
瑞德这一角色虽然在战争电影中属于锦上添花,但是它调节气氛的功能在好莱坞的“标准叙事模版”中属于标配厄尔诠释了什么叫做“挡我者死”瑞德的结巴特征,不仅能够制造出缓解紧张气氛的笑料(如谈恋爱和结婚的窘境),还能够通过加大张力来丰富日军偷袭的突然性(如延迟报告日军战机的来袭)。其它人物,诸如杜立特中校、金梅尔司令、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等人,都只是展现了其历史人物的基本职业特征,剧本并未给予充分的刻画空间。多里斯·米勒的形象也较为贴合观众的一般想象。
影片中三位主角的台词功底不错,本·阿弗莱克在结尾丹尼的阵亡的场景中,也能完成在哭腔下的台词表达。而在诸多的配角之中,饰演瑟尔曼情报官的演员丹·阿克罗伊德(Dan Aykroyd)具备良好的台词功底。他在对日战略构想的猜测阶段,能呈现出较为松散的咬字,但他却在珍珠港遇袭几分钟之前的情报判读环节中,呈现出了清晰的吐字归音、精准的语意表达和贴合情境的人物状态。
大战前,瑟尔曼上尉通报重要情报的一场戏。阿克罗伊德贡献出了全片最为精准迅速的台词片断几乎所有演员的表演状态均符合情境,并能在保持良好注意力的同时,清晰地完成各自的表演环节。但由于剧本的叙事密度和表演空间的限制,所有演员的表演只是刚哭过及格线,完成了塑造但并不出彩。
四、摄影与构图: 丰富的焦段与景别、华丽的布光与运镜
电影《珍珠港》作为一部战争史诗电影,它自然会采取品种繁多的摄影镜头。为了照顾不同景别的场景和丰富镜头语言,该片“应该”是广泛使用了各类长焦和标准焦段的电影镜头。由于战机、舰艇等大型道具的硬件限制,摄影为了传达清晰的影像,貌似只能使用长焦镜头。
玩过相机的都知道,长焦镜头虽然能够将物理距离较远的景物“放大”,但由于镜头组成的先天因素,长焦画面不可避免地将会使画面各类要素过于扁平,准确的对焦与合适的进光量也尤为重要。面对长焦的特点,摄影师则普遍使用长焦来拍摄人物的情感戏。
正在开会中的罗斯福。这个特写强化了人物主体,并虚化了背景元素。这类镜头广泛分布在全片各处使用长焦来拍摄,不仅可以让画面中的人脸占据相当的画幅,同时也在增大光圈的同时,形成较浅的景深,将背景虚化。这样一来,情感戏的画面将更加干净,剔除了不必要的视觉元素,也有利于突出人物的亲密感。此类镜头的景别多为特写或大特写。
长焦画面中的两位主角: 艾芙琳正在给即将远征的雷夫系围巾为了在描绘战争场面时仍然保持这种前后景的层次感,摄影师也擅长使用烟雾和景物间的相对速度,以确保画面主体的清晰与简约。
在画面主体不那么明晰的大场面中,摄影师多使用标准焦段的镜头。虽然它的视场与人眼近似,但依靠 2.40:1 的超宽画幅,此类焦段下的场景容纳量也不容小觑。少许镜头为航空俯拍的全景,用于场景转换。部分场景的叙事手法比较巧妙,多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以留白丰富想象。
多里斯·米勒的拳击对手。即使此镜头的视场已经窄于人眼,但得益于较宽的画幅,画面中的人数也到了两位数以小见大的叙事镜头,以被困水兵的手为依托,展现舰员的生死状态在运镜方面,摄影师为了突出战场的临场感,多人为地制造晃动以营造不安的战场环境。此类运镜最有痕迹的一个桥段就是护士在橱柜中寻找药品的戏,但人物的慌乱与镜头的结合较为合拍。
护士在拿放手术工具时慌了手脚,将它们打翻在地护士在拿放手术工具时慌了手脚,将它们打翻在地
在部分爆炸场面中,剪辑能够尽可能地将“战场残渣飞溅贴镜”的画面删去,以减少镜头感的出现,防止幻觉的打破和丢失。和以前的影片不同,2001 年拍摄的《珍珠港》采取了数次第三人称的跟随视角,在“航弹落入亚利桑那号”、“九九舰爆俯冲轰炸”、“九七舰攻掠海投雷”等场面,摄影镜头的稳定跟随给影片增添了不少光彩。此类镜头在《决战中途岛》中的运用次数则大幅增长,但《决战中途岛》的硬伤还是把它脱下了水,关于这本电影的内容,我会放在以后细说。
十九年前令人惊叹的轰炸机俯冲跟随视角,此类“快感”至少也要在数年后的游戏中实现在摄影师准确的取景下,部分桥段的镜头已可以作为电脑壁纸进行收藏,如“兄弟二人驾机转向”、“艾芙琳海滩读信”、“日军战机的起飞与集结”等镜头画面。摄影师能做到在呈现完美构图之时,场景的动态性。
傍晚唯美的取景,艾芙琳和植被的剪影与夕阳交相辉映其实,上述特点是一本成熟的好莱坞电影必备的,但是我认为本片的摄影在布光方面下的功夫更多。在绝大部分非战斗场面中,人物的轮廓光能保持“常亮”状态。除了少数因地域气候的限制而无法定调之外(比如英国的阴雨天),大部分灯光的色温冷热鲜明。即使是城市街头的亲密戏,摄影师都要给出强烈的侧光,以烘托谈话的氛围。而影片头尾影调的呼应,应该是观众最能把握的风格了。
艾芙琳与雷夫的第一次诀别,光源在艾芙琳的左侧,轮廓光非常清晰,选景也很巧妙,私密氛围易于烘托在难以控制的大场面中,摄影师也尽可能地选择晴天的黄昏或者黎明。令人庆幸的是,这本电影相对应的历史是“偷袭珍珠港”,而不是其它的战役或战斗。在二战期间,日美双方的航空兵都没有受过夜间的舰载机起降训练,因此双方舰载航空兵交手的时间,都是摄影师最头疼的正午或是云层繁密的阴天,那时的自然光大多平淡无奇。偷袭珍珠港的时间有利于摄影师记录唯美的镜头语言,剪影更多、对比度更大。
即使在车站这样人流密集和室内灯光不起效的大场面,创作团队仍精心地选择拍摄时间,灰尘反射了窗外的光线在拍摄夜间场景时,创作团队也制造了许多人工光源,但对于色温的把握非常合理。在杜立特空袭成功,乘员坠机之后,日军巡逻队的包围镜头和雷夫拿手枪为救丹尼的开路镜头显然是标配了人工光源的结果。但是此类镜头不仅能使画面的对比度更大,还起到了强调画面焦点和主体的作用。
日军巡逻队的跟随镜头,此处的灯光创造了强烈的反差,营造出画中画效果,同时也点明了画面的焦点在后期调色阶段,剪辑师的色彩感觉较好,能把该片的画面影调与史诗风格结合地更为紧密,准确的后期调色使整部影片充满了油画般的高饱和度色彩,但同时又不会过度地奢华。可以看出,编剧兰道尔·华莱士善于撰写史诗类题材的电影。在《珍珠港》上映的 6 年前,他就已经撰写了《勇敢的心》(Braveheart)了。
如诗一般的开场,给全片的风格定调另外,在医院遇袭的场景中,后期团队也人为地制造了镜头扭曲和边缘模糊等滤镜效果,以模拟场景中人物触景生情而产生的眼泪和挥洒的血汗,当然尺度的把握值得商榷,我觉得稍微有些同情心泛滥的嫌疑。
为了塑造畸变和扭曲,摄影师在少部分场景使用了广角镜头边缘模糊和扭曲的滤镜效果,营造出“含泪的”幻象通过上述内容的梳理,想必读者也已经清晰了解了电影《珍珠港》的主要剧情、演员表现和画面特征。由于篇幅的限制,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解析该片的听觉元素、叙事结构和服化道的具体表现。在文章中,我力图展现影片的特征和创作者的“语意”,并尽可能地刨除非理性的价值判断和喜好评价。
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