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秒懂百科泰州(泰州空中美景图片江苏泰州:97.8公里的岸线风景背后央广网2023-12-07 12:37央广网2023-12-07 12:37)

央广网泰州12月7日消息(记者王姝姝 通讯员李玺 李秋妍)初冬暖阳下,漫步江苏省泰兴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市民游客迎着江风尽享“森呼吸”。几年前,这里还是备受关注的违规污泥堆放点。2018年,泰兴市滨江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违规堆放污泥问题曝光,经过科学规范处置,全部整改完成。为加强警示教育,泰兴市在污泥堆存原址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昔日的生态伤疤变成江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江苏省泰兴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违规污泥堆放点整改是泰州市建设百里长江绿岸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泰州市大力实施长江大保护,鱼塘变成湿地,船厂变成森林,工厂变成公园,全市97.8公里的长江岸线正变得越来越美。规划“一张图”,科学布置沿江空间格局为了守护好长江“母亲河”,泰州市实施保护长江专项行动,包括污水治理、港口船舶污染治理、沿江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长江禁渔、沿江船舶污染治理等,目前已建成13个“绿岛”项目和12个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长江沿线生态环境要整治好,必须建立长效保护机制。泰州市决心以“一张图”对沿江地区生态保护和空间开发进行系统化精准化管控。该市在江苏省内率先编制出台相关规划。靖江沿江湿地(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沿江“一张图”不是单独的“一页图”,而是以统一空间底图为基础平台,形成各种规划要素合理衔接、相互协调的“一套图”。通过将泰州市沿江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高度集成、高度吻合到一张规划图上,以此为纲领,合理划定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严守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锚固自然生态格局和基底,以开发底线倒逼空间利用方式走向精明增长,推动长江岸线主体功能区精准落地。“一张图”按照生态优先、集约利用、弹性协调、留有余地的原则,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对生态、生活、生产、预留岸线进行严格管控。从2020年底开始,长江干流岸线生产性利用率始终控制在50%以内。数据显示,近几年,泰州实施岸线“增绿”,推进长江岸线整治修复、生态绿化、沿线环保设施建设等20多个重点项目,建成16.4公里江堤防洪能力提升工程、18公里沿江生态绿化工程,长江岸线绿化面积累计超过240万平方米。创新开展“健康长江泰州行动”,让“母亲河”健康常在近百公里长江岸线“黄金水道”如何保护、如何实现永续发展?一场以“健康长江”为主题的创新行动在泰州全面展开。“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指挥中心(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2019年以来,泰州市在全国率先启动“长江大体检”,创新开展“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领先技术,运用污染源监测设备、铁塔视频、无人机、无人船、卫星遥感等手段,推进长江大保护的立体管控和智慧管理。平台汇聚了生态环境、住建、交通、海事等18个部门内外部约7.4亿多条数据信息资源,可以实现“水、陆、空”立体式监测全覆盖。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健康长江”大数据平台发布预警信息2297条,有效保障长江水质安全。2021年12月,泰州市举办《健康长江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发布仪式,该标准明确了新时期下健康长江的内涵,对沿江城市厘清长江健康状况历史趋势、掌握长江现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为今后长江流域治理提供了具体指导。守护一江清水,排污口管控是重要一环。去年,泰州市启动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子基地建设。该基地以“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充分利用无人船监测、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开展沿江生态环境的全天候监控,长江泰州段848个排口的分布一目了然,一旦重点入江排口出现超标预警,预警信息将及时推送给职能部门,并提醒相关企业做好检查工作,杜绝污染物排放超标行为发生。近年来,“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指挥中心向公众开通工作热线,并组织泰州沿江各社区开展健康长江保护活动公众参与及满意度问卷调查活动。社区居民反响热烈,纷纷称赞:“这些年来,身边的长江水更清了,鱼儿更多了,过去难得一见的江豚也频繁出现,长江的生态环境真的变好了。”实施生态修复,打造“最美岸线”在整治长江水环境的同时,泰州市加快长江岸线生态修复,通过建设沿江生态廊道,确保“一江清水、两岸葱茏”。记者了解到,泰州市通过空间“留白”,将三分之一的岸线确定为“不开发区”,专门用于维持岸线自然属性,保持滩涂、芦苇荡等原生态风貌;岸线“增绿”,长江岸线绿化累计面积超过240万平方米;环境“出彩”,推进“一带、二岛、三节点”沿江生态走廊建设,打造水美岸美产业美的“最美岸线”。今年,全省首个规范性沿江生物多样性观测站——春江湿地-凤栖湖观测站在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建立。作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春江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布着各类生物452种,包括维管植物261种、陆生脊椎动物71种、陆生昆虫102种、淡水水生生物18种。这里既是湿地留鸟、迁徙水鸟的重点分布区,也是长江刀鲚、中华绒螯蟹等长距离洄游性经济物种的主要分布区域,观测站的建立为科学展示泰州市乃至江苏省生态质量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等提供有力支撑。近日,2023年全球滨海论坛会议“滨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主题论坛在江苏盐城举行,论坛上公布了9个江苏省“最美生态保护修复案例”,泰州市靖江市“世界自然基金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长江靖江段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功入选。长江靖江段是我国湿地和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为加强长江流域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恢复长江鱼类物种多样性,2020年,靖江开始实施“世界自然基金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长江靖江段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助力长江水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恢复。长江靖江段江豚戏水(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随着长江泰州段水质提升,不少珍稀生物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去年11月,位于泰州的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首次观测到白头鹤的出现。这种鸟类是濒危物种,全球仅剩1.5万只左右,白头鹤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是生态环境的指示性物种。近年来,兴化湖荡湿地出现易危植物龙舌草,青头潜鸭、罗纹鸭等濒危鸟类在凤栖湖湿地越冬,黄胸鹀、白头鹤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种在靖江马洲岛栖息,南官河同时监测到蜉蝣和石蛾等评价水环境质量改善的指示性物种……越来越多珍稀濒危物种的出现,见证了泰州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成为泰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缩影。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举报/反馈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