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到长沙要隔离吗现在(深圳到长沙空中美景酒店从深圳到长沙丨当“后浪”不再囿于“前海”)
最近,“逃离深圳”突然成为热门话题。
近期公布的微信指数中,“逃离深圳”出现三次小高峰,前两次分别在二月初和四月初,第三次发生在4月中旬。
一批深漂正在转租、清退出租屋离开深圳。
疫情之下,深圳房价暴涨或成为此次“逃离深圳”的重要推手: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3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数据显示,深圳3月份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1.6%,高居70城第一;二手房成交量达到8008套,环比大涨3.8倍,创下了近两年来的新高。
疫情肆虐的日子里,线下的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深圳楼市却出现了“疫情景气”现象。
有人欣喜,有人愁苦。
无论如何,高房价已经日益成为年轻人扎根深圳的严峻挑战。
深圳,还是那个可以吸引无数年轻人怀抱梦想勇闯天涯的深圳吗?
其实,这并不是“逃离深圳”这个话题第一次引爆人们关注。
几乎每一次深圳房价的上涨,都会引发关于离开的争论与思考。
逃离深圳,溯北而行,是否真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01
许多年以来,深圳确实是全中国年轻人的梦想之地。人们看到这座城市年轻、财富、机会、生活质量、时尚、智慧……
他们在此共同拼搏,抓住时代浪潮下属于个人的机遇。
犹如飞鸟投林,构成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气质,邓康延作词的深圳主题歌——《来了就是深圳人》唱道:
“深南路像一条流水线,走过了青春又青春。”
后来这首歌谱曲的走了,唱歌的也走了,这个以青春和移民为履历的城市用高房价筑起玻璃门,阻遏年轻的志向,又骤增做事的成本。
许多年过去了,这座城市有温度,也有冷酷,有希望的春天,也有失望的冬天,爱不爱,留不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来了就是深圳人”已经变成了“买了房才是深圳人”。
如果最终不能在这座城市扎根,那么我们的目的地到底在哪里?
更前沿的视野?更高精尖的行业?更好的工作机会?更高的收入?
当你想要逃离深圳的时候,一定有人这么跟你说:“家乡的工作机会少的可怜,工资又低。”“回去了,一定会后悔!”
事实果真如此吗?
很明显,回到“新一线”甚至二线城市,代表着更低的房价,更低的生活成本。
以长沙为例:
作为GDP过万的“新一线”城市,2019年末内六区(即主城区)楼市均价约为9597元/㎡,其中梅溪湖、滨江新城等热门板块,带精装的住宅普遍售价约1.3万元/㎡。
这样的数字,仅相当于深圳整体均价的1/5到1/6。你在深圳错过的买房窗口,可能是一辈子。
而在长沙,你永远有追赶房价的机会。
如此低的房价,是因为长沙产业缺失、经济落后、收入水平低等因素造成的吗?
恐怕未必。
据媒体报道,包括工程机械、食品、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文化旅游在内,目前长沙千亿级产业已达7个,并今年有望诞生首个千亿级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品并非所谓的“落后产能”,绝大多数属于中高端制造和文化创造领域。
基于较好的产业发展,2019年长沙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5万元,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名列榜首,也超过佛山、珠海、东莞等大湾区主要城市。
现在看来,“低房价吸引人才”的决策观,正在产生积极的化学反应,在深圳的人才们为房子焦虑而考虑要不要“逃离”时,长沙人民则在“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里,享受着经济飞速增长带来的红利,智能制造业的人才储备随之不断增长:
长沙每年新增人口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八成是年轻人。
02
“逃离深圳”的另一个现实问题:
二线城市确实生活成本更低,幸福感更高。但是否同样能够找到与之匹配的高精尖岗位?
仍以长沙为例,事实上,早在2018年,长沙正式启动高精尖人才领跑工程和紧缺急需人才集聚工程首批申报工作。
长沙市人社局发布《2018年度紧缺急需人才需求目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汽车零配件等专业人士,已成为长沙市当前紧缺急需的人才。
在这些岗位中,本科及以上人才需求率高达67.9%,高学历求职者竞争力更强。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岗位的年薪也非常丰厚,252类岗位中,平均年薪集中在20至40万元之间。
不少高精尖职业,更是开出了“60万起”的年薪。
这样的收入水平已经不弱于大湾区包括深圳同等岗位。
更何况,长沙等新一线城市还提供针对高精尖人才的多项落户优惠政策。
实际上,“北上”已经不仅是普通人的考量、选择。对于一些早已走上全国布局的企业来说,北上广之外的城市,广袤的土地、灵活的招商政策以及发展观念的革新,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空间。
同时,内地中心城市的政策、资源、配套乃至科教文卫等方方面面的深厚底蕴,往往能提供一些大湾区城市给不到的优厚条件,促使他们把企业里程碑级别的项目或投资投往该地。
所以,人才包括产业的“逃离”,不只是深圳本身房价高、土地日渐紧缺所带来的挤压效应,还是一场城市间此消彼长的综合竞争。
再以长沙为例。
近两年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等科技型产业正被“新一线城市”视作赶超的重要砝码。
长沙,已经走在前列。
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获批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基础上,长沙在2020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持续深耕智能制造……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显然,人工智能产业,已成为长沙正在进行的窗口产业。
大幕已经拉开,当下,这座城市需要的是一个有志于投身人工智能的企业来替它完成这一时代的跨越。
多方考量之后,长沙选择了碧桂园。
不仅仅因为碧桂园已经深耕湖湘多年,更因为碧桂园早已经不只是一家单纯的房地产企业。
2018年7月,碧桂园成立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其产品和业务主要是建筑机器人、服务类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系统三个方面。同年9月,博智林机器人和西湖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在11月成立智能机器人联合研究院,以“科学家+企业家”的模式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研发与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合作。
碧桂园的掌门人杨国强说:
“未来公司发展的主要业务中,智能机器人将会占据重要的位置”。
据了解,未来的五年,碧桂园将在机器人领域投入大量资金来促进这一行业的发展。除了在建筑行业投入机器人之外,碧桂园还计划进军餐饮行业,以全新的机器人餐厅的形式来打造全自动化的餐厅。
可以说,长沙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雄心与碧桂园的全新战略不谋而合。
于是,2019年4月15日,在2019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恳谈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 碧桂园湘江智谷·人工智能科技城项目顺利签约,该项目将入驻湖南湘江新区岳麓高新区,是湖南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的重点项目,也是碧桂园集团在中部地区首个“产城融合”标杆项目。
03
人才、产业导入促进城市发展,长沙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其中,人才的引入放到第一位。
所以,如果你是一名人工智能产业的高精尖人才,你完全不用担心在长沙找不到匹配的工作岗位。
2019年,长沙市政府官网公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根据《意见》,长沙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列支5亿元,用于支持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产业集聚、企业引培、研发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市各类专项政策向人工智能产业倾斜。
支持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团队)来长创新创业,经认定后给予每个高端人才(团队)最高1000万元资金资助。
长沙市政府的决心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实现人工智能科技城首开区开园,加快建设驱动未来的‘湘江智谷’”,是长沙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表述。
被点名的“人工智能科技城”,指的便是碧桂园打造的湘江智谷·人工智能科技城。
据内部消息,碧桂园人工智能城的“产业召集”有了非常不错的开始,近十家人工智能产业链条企业,已确定入驻。加上碧桂园自己的人工智能产业,湘江西岸将快速崛起一座前所未有的智慧城市。
对于碧桂园来说,湘江智谷·人工智能科技城的成功是关于“机器人建房子的时代一定会到来”的未来畅想。对于长沙来说,从“兴工强市”到“智能制造统领产业转型升级”,长沙智慧城市之路别具一格。
在这样的智慧城市里,未来的生活场景将一一落地成为现实。
你可以体验到完全不输于北上广深的超前生活方式。
更重要的是,你付出的成本可能只有深圳的十分之一。
04
话说回来,无论个人还是企业,无论深圳还是长沙,无论是造房子还是造机器人。
本质上,还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畅想。
科技助推城市发展,城市创造更好的生活,以人为中心的情愫,才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缘起与终章。
近几年,我们已经偶尔能看到智能机器人应用的身影。
此次抗疫,是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普及第一次大规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它们活跃在抗疫最前线,送餐、消毒、跑腿、买菜、测体温……它们无所不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智能机器人的卓越表现背后,正是众多人工智能人才及企业的多年积累和默默付出。
人们真正切切的感受到,熟悉的过往轰然翻过,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大门开启,无论是城市、企业、还是个人,站在时光的入口处,你是否已经做好准备?
重要的是,你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你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且已经开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