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山西包车游电话(咸丰空中美景拉车游山西)

拉车游山西

八日游遍山西精华景点

作者 英 一缕阳光

一路坐大巴走,也坐大巴游,我给它起名叫拉车游。拉车游以前我尝试过,是比较累的旅游形式。山西的景点性价比非常高,虽是拉车游,我还是参加了。不是有过这样的一种说法吗: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山西有四大佛教的名山五台山,有四大石窟的云冈石窟,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悬空寺,有独一无二的平遥古城,有象征华夏的母亲河,黄河壶口瀑布……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这是我们早已熟悉的歌曲。这次旅游的景点是比较可心的,又有山西的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疫情后的第一次跨省旅游就这么决定了。我的旅游好友王也同我一起报名,二姐也积极响应,特别是老伴也参加了我们的旅游队伍,更是欣慰。不巧的是王临行前一天,突然腰脱,只好退团甚为可惜。

8.23日 早6‘30我们开车出发。117人的大团队,分两车坐,我们是二车,领队是我早已熟悉的但从来没有见过面的网友丙丁哥。出发,遇见最好的自己和新老朋友,快乐的旅途,一次新的真诚的沟通开始。

一路风光一路欢笑,过北京过河北,直奔山西大同,力行12个小时。车进入山西后,下起了大雨,查看天气预报,明天是个晴天,好啊!开门顺利。感谢我们的老朋友五洲旅行社,感谢我们的117个旅游者,感谢上天的赐予,特别要感谢我们的领队丙丁哥。

2020年8月24日 晴

华严寺 云冈石窟 悬空寺 应县木塔’

第一站华严寺

清晨,一缕阳光照亮了酒店门面,雨后的阳光显得非常珍贵,据店主介绍,这场雨已经下了三天咯。是天意还是我们的真诚?好天气,好心情。我和老伴遛弯在大同街头,一片霞光普照大地。回到酒店早饭过后,我们继续一天的拉车行动。我们的地导小王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一路就由他为我们讲解山西的佛教文化和自然风光。

(一)华严寺大雄宝殿华严寺

它的位置在大同的西南部,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它以历史悠久,规模之浩大 技艺之高超堪称辽金艺术博物馆。它一反汉族寺庙坐北朝南的传统建置,而是坐西朝东,让清晨洞开的门窗迎接东方第一缕阳光,金代重建时尊重了契丹人的风俗习惯,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它是我国现存的年代较早,保持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

我们来不及看看华严广场,进了华严寺大门,经普光明殿后来到了主殿大雄宝殿,这座大殿始建于辽清宗八年(1062年)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大殿外观粗犷宏伟,是北方与汉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大殿宽九间,进深五间,矗立在九米多高的月台上,那么的厚重古朴,气势磅礴,巍峨壮观。大雄宝殿正脊北端是金代鸱(chi)吻,南端是明代鸱吻,高达4.5米。北端的鸱吻是金代的遗物,历经风雨,至今光泽灿然。南端的鸱吻为明代配制,这对鸱吻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大的琉璃鸱吻。大雄宝殿殿前悬挂明代匾额两块,大雄宝殿和调御大夫均为明代之物。月台的砖以及两侧墙壁上,南北各有砖刻禅通均为126字,系是清代书法家所书。它的建筑之宏伟,结构之完美、雕塑之精湛、壁画之丰富,在佛教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席地。

殿内采用减柱法,最大限度的扩大了殿内面积,有效的增加了安置佛像和礼拜的空间。殿内的五尊大佛为明代木雕与泥塑作品,五尊大佛为五方佛,意指东西南北中,各统治一方;五方佛前是接引如来,接引众生往西方净土。佛坛两侧对称排列着二十个护法诸天佛。莲花宝座高2.9米,佛像高3.1米,佛像的面相圆润丰满,头顶部有桃状宝珠装饰。中央的三尊与其他两尊,非同期所筑,故造型略有差异。四周墙壁上布满了壁画,色彩鲜艳,保存完好。天花板也具有诱人的魅力,绘满了环形图案,又添以龙凤。花卉的图案。大雄宝殿色彩艳丽、明朗,金碧辉煌。

(二)华严宝塔

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通高43米,上接金盘,下承莲池。它是当代建筑的仿古木塔,是传统和现实完美结合的典范。仿古建筑能够达到这样一个高度,值得一看。虽为当代建筑,无论是造型还是施工都是按照辽金时期建筑手法营造的。塔下地宫面积500平方米,采用了100吨纯铜打造的地宫。我们穿上了殿内供给的鞋套,走进了地宫。殿内有四尊大佛,墙壁上镶嵌小铜佛尊。有一个纯金打造的小塔,塔内供奉一颗元代高僧——慧明法师的真身舍利。舍利为白色,黄豆粒大小。比我的家乡朝阳凤凰山的舍利略大一些,也更白一些。完成了地宫的赏光,我们只有大大的赞叹。

(三)薄伽教藏殿

薄伽教藏殿始建于辽代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是华严寺最为古老的建筑,殿身面宽5间(26.65米),进深4间(20米)单檐九脊翼飞式,主次分明,殿观古朴,是我国传统的木骨结构与斗拱结构的相结合的产物。比起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它更显得古味浓郁,森严肃穆。

三进佛——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两旁保存着31躯辽代的泥质彩塑佛像,由于近代香火熏染而变成了古铜色,但细看依稀可以看出彩色的风采。这个场面描绘着佛祖在给弟子们讲经说法。弟子、供养童子、胁待菩萨正在聚精会神、洗耳恭听。在弟子们虔诚内心引起了反响,31尊佛像各自的表情不同,虽然都微闭双眸在领悟着,但有的尚未听懂、有的好像没有理解、有的似乎明白了佛教的真谛,正所谓神态各异,生动逼真。旁边还有四大天王在护佛讲法。在31尊佛像中,有一尊胁待菩萨,合掌露齿,上身微裸,头饰华丽,长辫垂肩,面如满月。体态优美丰满,婉丽动人,光脚立于莲台之上。在流畅自如的衣饰飘带陪衬下,显得十分出众动人。可谓刻画细腻入微,魅力独具。古人要求女人笑不露面,而她不仅笑而露齿,还露出了后背,背部只有丝带缠绕。体现了这尊菩萨在当年那个年代是何等的超凡脱俗。这就是郭沫若先生所说的东方的维纳斯。她的艺术价值非常的高。

华严寺三处精华景观参观完,感到不虚此行,给我印象最深的依次是:薄伽教藏殿、纯铜地宫、大佛宝殿。出了华严寺,经过华严广场,大气、典雅。仿照大同市出土的汉代连技灯,手持长柄宫灯的侍女,面容和祥,体态端正,左右各一排,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他们的那个年代——西京时期。

第二站云冈石窟

在华严寺出来后,我们乘车前往云冈石窟,在广场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石雕的人物像,不清楚他是谁,王导为我们做了讲解,我回来后,在网上查查对这个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名字很特殊,曇矅(tan yao)。是云冈石窟的开创者,对平成(大同)地区的佛教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北魏寺院经济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曇矅广场中央高增曇矅望着千年以后的来访者,听着大家给他叫着不同的名字,广袖轻舒,露出超凡的微笑。我们对他肃然起敬。

佛光大道两侧的13对大象驮塔造像雄伟庄严,引人入目。我们沿着佛光大道向云冈石窟进发,地面上雕有盛开的莲花,彰显大同雕塑之城的文化底蕴。再往前走是两面相对的伞形浮雕,皇家礼佛,再现北魏时期皇家亲临云冈石窟的大场景。两面的壁画,将我们带入了遥远的北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开凿时间可分为早中晚期,不同的时期造像有不同的特色。早期从北魏(460年)起开凿,至(524年)止 用了60多年的时间。这是指今天的16——20窟,也称为曇矅五窟。主要造像为三世佛,佛像高大,高鼻深目,双肩齐挺,双耳垂肩,面目慈祥,20窟是露天造像,是云冈石窟的象征,佛是释迦牟尼佛的坐像。主佛胸部以上部位因岩石坚硬,所以保存完好。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我们站在雕像下,拉拉自己的耳朵,怎么也没有佛的耳朵长啊?后面的飞天等浮雕十分华美,把主佛付托的更加刚健浑厚。我们在路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洞窟里的佛像在向我们微笑。我们激动不已。16窟也是非常有名的洞窟,中间的巨佛立于莲柱上,昂首挺胸,气概非凡。四壁有千佛龛,这些造像神情生动,姿态优美。有的在吹笛、有的像在弹琵琶,令人叹为观止。中期石窟(471——494年)明显表现出汉代的一些传统。第一第二窟为双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石壁立像是弥勒,四壁佛像风化比较严重。三窟的完成也是这个时期,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一个石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尊佛高约十米坐佛,据说膝上可容100人,一只脚可上12人。两边的立佛高6.2米,可能是初唐时的作品。坐佛的眼睛炯炯有神,特别是佛的眼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期石窟(494——524年)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已经停止,但小窟小龛的一直在延续,这个时期的佛像都是面相消瘦,长颈,这是北魏后期佛教造像的特点。我们是在沿着正门进入,顺着路线一直走到20窟为止。今天我写的是同我们的实际路程上反过来写的,自己觉得稍有点别扭,没有关系的。这样更符合石窟的早中晚期的特点。

云冈石窟不亏为中国四大石窟的艺术宝库。

第三站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山西北岳恒山脚下的金龙峡,距大同80公里。是我国五岳恒山十八景中的第一胜景。素有“悬空寺 半天高 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北魏天师道长(365——448年)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 以达上延逍客 下绝嚣浮 ”从天师仙逝到悬空寺始建43年间(456——540年),陶宏景明确提出三教合统思想,巧妙体现一处空中寺院中,并将三教殿建于寺院的最高处。悬空寺原名“玄空铬”玄取自中国传统道教教理,空来源佛教教理,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大自然总是把美奉献给我们。我们今天来到了悬空寺,看到这个宏伟的建筑,我们还未上悬空寺,心倒是给悬了起来。摇摇欲坠的样子,真可怕啊。在众多的寺庙中,悬空寺称得上是奇妙的建筑,平地上升至悬壁上,悬在半空中,其设计思想可谓真绝,其建筑艺术可谓真高。这里的山势陡峭,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悬空寺就建筑在这悬崖上,粘贴在悬崖之上,惊险奇特,别具一格。神楼仙宫,凌空危挂,单廊朱墙,傍崖飞栖,就像是玲珑的雕刻镶嵌在万仞峭壁。给人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感觉。如果我们登上去的感觉一定会更深刻。但是我们的导游给我们的时间,凭我们的速度是没有时间上去的。更何况我们今天已经游览了华严寺和云冈石窟,所以再上悬空寺体力也怕跟不上。所以我们决定放弃攀登。在悬空寺下面近距离的欣赏,也知足了。这些建筑都集中在一个凹型的庞大崖龛里,每逢暴雨倾盆,雨水从寺顶突出的岩石飞流直下泻入谷底,原来的距地面60米,最高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的河床淤积,现只剩下58米了。往上看,窄中有楼、楼中有空、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历历在目。看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我们几乎都怀疑它能支撑得住?其实不必怀疑,真正的重心是撑在坚硬的岩石上的,现在不是一千多年没有垮塌吗!这是古人利用了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建筑物的承重是深入岩壁上的木柱完成的。它的选址也很有讲究,它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使它悬挂在石崖中间,石崖顶像一把伞,使寺院免受雨水冲刷,山上洪水也免于被淹。四周的大山也减少了光照时间,这些都是悬空寺至今保存完好的原因。这才成就了天地间独无偶、千年悬而不坠的空中阁楼,它的玄妙构思和自然山水的巧妙结合,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极致。我们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悬空寺都有一种流动的美。我们欣赏享受它的美。

第四站应县木塔

从大同到应县有75公里路程,我们从悬空寺出来后忙不停歇的前往应县,这是我们行程里面的第四站——应县木塔。六点闭馆之前必须赶到。好在我们提前了三十分钟到达目的地。开始了参观。

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 释迦塔。它是中国现存的最高最古老的且唯一的木构塔式建筑。门前佛宫寺,供奉着弥陀佛。广场上有着观音菩萨像。释迦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卯。(1056年)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田和尚奉敕募建,至金明昌四年,增修益完,以作家庙,彰显家威,并有礼佛观光和登高料敌之用。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各层檐下有风铃。此塔经过1000多年的战争和自然的洗礼,不仅没有倒塌,反而越来越坚固。这是因为它采用了筒中筒建筑方式,利用斗拱的设计结构,将这些木块变得互相依靠,当受到外力影响时,这些模块会互相挤压,变得越来越牢固了。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是相当的高超,而且应县木塔也被称为现在高层建筑筒体结构的先驱,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这么高明的木塔,我们转起塔来了,连着转了三圈,把他看个遍,记得更牢了。(1571 写下了天下奇观的匾额),(1423写下了崚极神功匾额)。塔内不允许进入了,所以我们没有看到塔内保存的释迦牟尼佛的舍利---两颗牙齿。听王导讲,这两颗牙齿不一般,带着牙根呢,很长噢。今天的旅游结束了,晚上吃上具有特色的山西朔州刀削面,然后美美的睡上一觉。为了明天玩得更好。

2020年8月25日

崇福寺 雁门关 五台山

第一站崇福寺

朔州市朔城区东街北侧,有一座保存完好的、不可多得的古建筑殿堂——崇福寺。它始建于(665年)唐德二年,辽代改为林太师府衙,后又改为寺庙,取名林衙寺,金代“崇福禅寺”的匾额自1150年一直保存至今。我们今天比较早,王导安排我们早行,为了赶路程。我们是第一个进入参观的旅游团哦。 它五进院落十座殿宇,布局严整。一进院是天王殿,小得不能再小了。二进院千佛阁,千佛已经不存在了,佛像为铜铸是明代仿唐代的作品。三进院是左右相对的配殿,这里的文殊殿和地藏菩萨殿相对,为罕见。四进院是崇福寺最古老的建筑弥陀殿,弥陀殿的匾额、塑像、壁画、雕花门窗、脊饰琉璃被誉为金代五绝。弥陀殿面宽七间,进深五米,通高21米,建于金代(1143年),古建筑力求每根柱子垂直稳定,而这里的建筑却打破常规,断柱负重,而且进千年安然无恙,在中国绝无仅有。他采取的是减柱和移柱法,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大胆尝试。使得弥陀殿高大宽敞,匾额可见岁月的沧桑,塑像也很逼真。壁画在殿内四周皆是共计345.75平方米,都是金代作品。画的内容主要是佛与菩萨讲经说法的画面。还有飞天,千手千眼观音,这里壁画与佛像交相辉映,大殿里更加金碧辉煌。它的雕花门窗我非常的喜欢,每一扇门每一扇窗的雕花都不一样,每扇窗的一个花与另一朵花也不尽相同。,我一个窗户一个窗户的看上几遍,还是没有看够。有的像梅花;有的像树叶;还有的荷花?是那么的典雅精美。脊饰琉璃更是一绝,琉璃的鸱吻直立在正梁上,脊上两个形象相同的武士高1.5米,也是琉璃所做。是现存的我国辽金时期的最高最大的武士咯,工艺经湛,保存至今,实属不易。石雕千佛塔的塔刹部分也在弥陀殿里。塔身在台湾博物馆收藏。五进院是观音殿,这也是金代建筑,梁架结构富有独创兴,橼伏更结实,殿前更宽阔。

第二站雁门关

雁门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以北约20公里的勾柱山脉——雁门山中,“九塞尊崇第一关”,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柱山上。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我们的旅游车进入了一条大峡谷,是人称的雁门古险道,两侧峰峦叠嶂,怪石凌空险恶,翻过一道陡峭山梁,雁门关即越入眼帘。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头关为内长城之“外三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战事频繁,知名度最大影响最广,被誉为“中华第一关”。雁门关军事防御体系系历史遗存,主要是看它的边塞文化、长城文化、关隘文化。关城、长城、隘道、兵堡、烽火台的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不同形式的历史建筑遗存,形成了现在景区的苍凉、凝重、雄浑、大气的边关特色。展现了这座历史名关的历史作用和兴衰历程,看到了它3000多年来它所见证的沧桑变迁和风云。隋炀帝杨广曾帅兵在此与突厥作战;唐将薛仁贵曾在此追赶突厥兵马捷报频传;北宋杨业也曾在此出雁门打破辽兵,英雄业绩,不胜枚举,生动故事,广为人知。

我们在毛主席亲笔题字“雁门关”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下留影纪念,进入了雁门关。它是国家级5A景区,一排石雕杨门将在山下保护着雁门关,很是壮观。我们经过了一道饮马池,过了御马泉(相传这是李自成亲笔所书的)。通南江,走雁门小商业街(边贸街),来到了明月楼,只见楼的上方镶嵌“雁门关”面额,楼为砖石结构,面阔五间,雄伟壮观。这里是古代雁门关城廊的第一道门户。在关下有一石碑(雁门关段),进关口,上城墙。我们的视野一下就宽阔起来了,左右两边的长城像飞来飞去的大雁,这里就是中心地带,是它的头和它的身子。在长城上望下面的路,有了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感觉,明月楼右侧是五六门土炮。对准着山下。仿佛把我们带入了古代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看看时间,看看两边长城的距离,决定向比较长的左面上,目标就是雁门塔。把北京爬万里长城时,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劲头拿出来,这里算不了什么。也是不到雁门塔不罢休噢。我老伴拿出了一个大雁飞的姿势,在长城上飞舞,我二姐也摆出胜利的姿势,我就大声的欢呼。高高兴兴地一路欢歌的来到了长城的最高点雁门塔。绕塔遥望群山,“天下九塞,雁门为首”山势蜿蜒,诚有“城随山势转,关并塞云齐”之雁门关。下山啦!天高气爽,湛蓝色的天空,白云朵朵。如果在多给我们半个小时,我们还会爬到大雁的另一只翅膀,右侧的长城。不过我们已经很知足啦。我们过了天险楼,又过雁楼——出现标出的是建筑博物馆,可是里面没有任何东西啊?就叫雁楼就挺好的。出了长城的关门,有观音寺、有关帝庙,我们没有进去,只是一路边关。雁门关长城,好多历史事件都与它有关系,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

返回途中出了大峡谷,王导告诉我们,路的左边是一片汉墓,堆状若丘陵一般,高者有15米左右,低者约四米,洒落在旷野荒郊上。这里埋葬着无数汉朝守卫雁门关的将士之忠魂骨。我们肃然起敬,凭吊英魂。我们在这一路是时常看到真正的古长城遗址。

第三站五台山广化寺

接着拉车,到五台山的村民旅店安排好住处,已经是晚上七点了,来不及吃晚饭,王导带着我们去五台山的广化寺参观。广化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台怀镇营访村北端,它的东面是我们一路走来看到的潺潺流水的清水河,伏在低处清流哗哗的低吟着仿佛是在念着经文,从古到今,把我们带到了五台山。我们路过了五台山尼众律学院普寿寺,大门紧闭。在往上看是倚灵鹫的菩萨顶,这里有小布达拉宫之称,是皇家寺院“仙峰佛宫”,据说鲁智深曾在这里修行。南端是五台山著名的大白塔。我们感受到了佛国的风韵,凉风吹过佛国圣地,清凉圣境五台山。广化寺是一个晚间开放的寺庙,我们到这里的时候,灯还没有开。我们首先进去参观。

现存的广化寺,除了文殊殿、大雄宝殿为清代遗物,其他的都是新建。山门、天王殿、文殊殿、大雄宝殿。广化寺的历史是悠久的,是五台山著名的华严道场。传说北魏就有了建筑,但那些陈迹随风化去,它是十大黄庙之一。它是汉地的喇嘛庙,可以看到供的佛像外,造像也有藏式风格,在天王庙的大殿两边的墙壁上,都画满了唐卡。我们来到了文殊菩萨殿,这个时候灯来了,整个寺院灯火辉煌,殿前有一排烧香念佛处,只见门庭若市,人头攒动,好多人都去听经。广化寺最著名的就是后殿还保存着一座北宋元丰年(1080年)一座八角亭阁式石幢塔,高3米,青石雕就。幢的一面刻有经文,已被风雨侵蚀得,依稀可见,幢身正面,则刻有“宋故金耘郎十宫德之塔”。我们只看到该塔的存在,没有看清楚字样,这些是我在网上抄录的,我感觉它有意义,这纯属摘录。它不失为珍贵的文物遗存,其实它的价值透射出五台山文教文化的时代特征,广化寺那时就有了非常可观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出了寺庙的门,回过身来看广化寺,与傍晚的大不相同了。大寺的梁脊上既然有在同青海塔尔寺一样的双鹿造像,只是这里的略小一些。在灯火辉煌中。人们体会着,寻找着。我们的心突然在乱世中静了下来,平静坦然,去抚摸一段历史,感受佛教文化的历程,品味一下无限清凉的五台山。分享着五台山人文风情,分享着五台山的千年古寺。

2020年8月26日

五台山

五爷庙 塔院寺 文殊殿 普化寺 镇海寺

平遥古城

日升昌票号 协同庆票庄

五台山,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其中五座高峰,山势雄伟,连绵环抱,方圆250公里,总面积592.88平方公里。五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这里的气候早晚凉爽,比较寒冷,也叫做清凉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

我们既然是拉车游,就不可能都看全面。只是走马观花。完全按照旅游路线来,这也就足够了,越来越发现我怎么这么容易满足呢。

(一)五爷庙(万佛阁俗称五爷庙)

五爷庙创建于清代,东临万佛阁,与大白塔相比临。都是五爷庙的香火最旺,许愿最灵。我们清晨就来到了白塔旁的元会灯王处排队买香和灯。虽然我不信佛,但给佛寺添一把香火我还是愿意做的。我们买的香火都由寺里统一去烧,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灵气。灯也由他们统一点燃。我们在五台山许下了我们的愿望。接着我们进了五爷庙。有文殊殿、五龙王殿、古戏台。有这样的一个传说:五爷是海龙王的第五个儿子,因为文殊菩萨从东海借走清凉石,龙子龙女愤不平,尾随而来,却被文殊菩萨教化而留在此地。庙门左侧有一个古戏台,专门为五爷演出的。这里的朝拜人真的很多,只见人头和人的屁股(磕头的人) ,根本不能近前看。

(二)塔院寺

五台山的大白塔已经是五台山的标志、象征。大白塔始建年代已不可知,据“清凉山志”此塔在汉明帝以前就有。佛舍利塔建于塔院之前。现存的大白塔始建于元德六年(1302年),由尼泊尔匠师设计制造。塔院也因此塔而得名。外观大白塔与北京北海的白塔大致相同,可规模要大,它高达60米。在青山绿水中白塔格外醒目。尽在咫尺的塔院寺虽然是全国的重点寺院,我们没有进去,只在广场处,有湖水的地方,转上几圈,拍了一些照片。感觉身心得到洗涤就好了。塔院寺的门前走过,有明代遗留的木牌仿,是经过精心雕饰的珍贵的遗物。五爷庙就是塔院寺的属庙。实际上我们还是进去过的。不过没有到塔前罢了。

(三)普化寺

普化寺是五台山建筑时间最晚的一座庙寺。明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这里是玉皇庙,现在的建筑是1925年在玉皇庙的废墟上重建的。我们到这里的时候,正做着法事,护国胜会道场,给我们到来的旅游者每人一瓶圣水。这里的特色是砖石雕刻闻名于世。照壁是五台山最长的一块照壁,中间雕刻福 禄 寿,两边和背后都雕有各种佛事,花草。雕刻得非常了得。它是五台山砖石雕刻的杰作之一。这座寺庙背靠着的是东台望海峰,据说东台日出时候,这里是霞光普照,境界无一可比。这里是一个殿堂比一个殿堂高,最后一个殿堂好像镶在了山里。

(四)殊像寺(文殊殿)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殿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五台山的五座山峰每个山峰上都供养一尊文殊菩萨,殊像寺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因供文殊菩萨而得名,它创建于东晋(公元317---420年),唐代重建(618---907),元泰定二年(1325年)又予重建。后毁于大火,明代(1496年)再建,(1573---1620年)又予重建。我们爬了较长的一个陡坡,来到了殊像寺门前,这里的人比起五爷庙来要少得多了。进寺来到了大文殊殿前。殿内供奉的是文殊菩萨骑狮塑像,高达10米,是五台山上最大的一尊。再往山上走是藏经阁。据说殊像寺是皇上和太后经常临幸之所。

(五)镇海寺

始建于明代,因寺旁海底泉上建有镇海塔而得名。清代至民国时期章嘉活佛的住地。现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它在两山合抱的山嘴上,因山借势,从山腰到山顶,步步高升。现仅存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文殊菩萨殿)、关公殿。寺内有三世活佛章嘉活佛贝多吉的内身舍利灵骨塔,建于1786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塔高9米,狀如藻瓶,层层内缩,尖尖的塔顶,白身铜顶,塔正中雕有三尊坐佛,塔基八角,每个角有一个浮雕力士,精美华丽。在二姐转动法轮,我们祈求和平的愿望的同时,五台山的旅游完美结束了。

平遥古城——日升昌票号 协同庆票庄

我们在五台山拉车,傍晚来到了平遥古城,坐古城的车来到了日升昌票号,协同庆票庄。全国银行的鼻祖,日升昌创建了汇票制度,做到了可以汇通天下,日升昌票号的前身是“西裕”颜料庄,财东李大全和掌柜雷履泰于道光四年出资30万两白银改营,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做买卖不用带金银,只要带在汇票就可以了,这是社会多大的一个进步啊。我们初步的了解了晋商文化,了解了晋商票号。

协同票庄,这是一个古代的最大的地下金库。是咸丰六年创立的。那时候平遥古城算得上北方经济中心,晋商非常的厉害,常年遍布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这里的票庄建立后,深受晋商们的欢迎。于是在协同庆地下建立了一个非常大的钱庄。当时如果存入或者取出如何记录都有明确的规定。可以说这是现在银行的前身了。我们请了一个掌柜的给我们讲解,参观钱庄的博物馆,当时的协同汇票都在这里展示着。接着就带着我们去了地下金库。地下金库真的很大噢。下去后有一个龙柱,估计是金的吧,现在被保护起来了,摸不到了,据说摸摸龙柱顺时针转上一圈会有财运呢。有几个兑票、出票窗口,接着就是装黄金、银元的库房。金银元宝堆满了房间。但不知道真假。现在地下钱庄已经开放了,他们卖一些金元宝做纪念,当然不是纯金的啦。同时给你开票庄的汇票。金元宝不值钱,汇票值钱。百十元就可以买到一份不错的纪念品呢。不过我们只看热闹,没有参与。我们在地下钱庄出来的时候天色已晚,平遥古城的夜景很漂亮哦。各种小吃布满整个街头。可惜今天晚上我们有饭,不然会大饱肚福的。

我们来到了我们的住地——民宅,我们一个车的人被分为三个民宅。 我们的住处开四间房,小小的干干净净的四合院,小炕。院内有花草,吊椅。生活的味道很足,我喜欢。傍晚的月光照亮了小院落,我们在茶几边喝着茶水,边闲情依依的聊着天。

2020年8月27日

平遥古城 王家大院 广胜寺

平遥县署 城墙

飞虹塔

平遥是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清晨,我和老伴俩个人到平遥的街道上溜达。很快我们就转到主道上了,平遥的环境卫生很好,早晨清洁工用水冲刷着街道,然后在用扫除打扫,弄得非常的干净,可以说是一尘不染。我们沿着主道来到了城墙下,迎面过来两个老哥,看样子也是外地游客。主动的要给我们倆照相,和乐而不为呢。我们照上了几张。接着溜达。拐到东面的胡同里,太阳正在冉冉升起,好美的景色啊!阳光把街道照得通红,火球一样的太阳一会就全部升出来了。巧了又在这里遇到了刚才为我们拍照的老哥。没有什么说的了缘分吧。接着把美景拍下来吧。我和老伴手拉着手,托起了平遥的太阳,这可以做为永久的纪念。可是老哥坚持没有说他们是哪里的人,这就是我们在平遥相识但没有相认的朋友咯。我们顺在街道前行看到了有一对童男童女招财宝宝塑像非常的可爱,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协同票庄,这里一反昨日的喧嚣,只有票庄的门匾。我们决定往回返了。我是从来不记道的,多亏了老伴还记得回去的道路。到了我们住的民宅,只见我二姐在院里打起了太极拳,老板娘在给她录像呢,我给她命名——晨练。看来我们的心情都不错啊!

(一) 平遥县署

我们旅游团第二车,早早就在县署门前排队,我们可是第一名噢。一会就有了四个

旅游团陆续来到这里,拍照的、聊天的。乱哄哄的,天南地北的口音汇在一起。幸亏我们排在前面。八点开门我们就开始参观了。

平遥县衙坐落于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最早的建筑是元。

至正六年(1346年),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县衙上高悬平遥县署的匾,大门隔道有一照壁,系民俗所建,避免南北的街道直冲大门,起到辟邪的作用。申明亭:一般的民事纠纷需在这里调解,调解无效者方可具状击鼓。正厅是思補堂,大门外廊下设鼓一座,立于洪武初年,百姓可以击鼓鸣冤。还设一块石碑“诬告加三等”,“越诉苔五十”。大堂也叫公堂、正堂、正厅也叫“亲民堂”,这个匾额上的亲民堂民字多一点,那可不是错别字,是中国所特有的予以法则。是亲民更多一点的意思。公案上摆放令签、朱笔、惊堂木。令签有两种颜色,黑色,红色。红色令签只有死刑时才使用。二堂是知县日常办公的地方,没有大堂的森严气氛,公案上只有黑色令签,。没有红色令签。堂上高悬匾——恩补堂,对面宅门上的匾是“大理 国法 人情”这是在提醒县太爷断案时要权衡三者融理、法、情于一体。二堂是保存下来的明万历十九年的建筑。大仙楼是中轴上最后一个院落,是县衙里面保存的元代建筑,距今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这是餐厅。县衙的后花园,是供知县修身养性的地方:对弈亭,供知县下棋的地方:赞侯庙、清风远摇、风雅室都在后花园。一棵大古树是国槐,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它见证了县衙的兴衰。最后我们上到了观风楼上,望着平遥街道上的人来人往。

(二) 平遥古城城墙

平遥古城的城墙始建于公元前827——782年,周宣王时期,西周大将尹吉甫屯兵于

此,建夯土城墙。洪武(1370年)在旧墙垣基上重建扩修,并全面包砖,更新城楼,增改敌台。康熙四十三年(1703年)因皇帝经过平遥,建了四面大城楼。现在的平遥城墙总长6163米,墙高约12米。平遥城墙把平遥县城隔成了两个世界,城墙里保留了明清的形式,城外则称为新城。我们在西下门上城墙,这里可以远视城内和城外的景色。城内灰色的屋顶,交错翘起的房檐,使我们回到了几百年前。城外的视野更宽阔,我在设想自己就是当年的守城人,城里是我的家人,前方是我的敌人是战场。这样防备的城墙,敌人还进得来吗?我们的朋友们在城墙上的城楼下面合影,几乎都是户外活动的朋友,我就没有进去,这时新网友小鱼儿,喊我们过去。于是就有了一张宝贵的城墙上合影。大家开心的游玩起来,这里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墙是古代防御的主体,每一个墩台(马面)都背负着一座古城的千年文明史。每隔60——100米就有一个墩台,上面有孔,是观察敌人的前哨。我们走到角楼,就开始往回来了。城墙它是战争的载体,更是一个和平的象征。在富含文化底蕴的人们在富含文化底蕴的人们眼里,这里的城墙就是一只预行而未动的龟。

王家大院

距离平遥古城35公里,我们拉车开始了王家大院的旅程,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的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25万平方米,是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4A级景区。它继承了中国从西周时期就形成的前堂后寝的理念,即提供了外交的空间,又满足了私密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范。我们来到了石头墙,上面刻写着王家大院。然后进了大门,山西灵石王家大院;王家大院博物馆。,进了整个大院就给了我们一个大的惊奇的感觉。王导帮我们选择了静升王氏家族两兄弟的院落。这在高家崖建筑群里。

老大家:敦厚宅。院前的照壁砖雕的狮子滚绣球,是王家大院最有气势的雕塑之一。院落雕饰艺术精湛,砖、石、木雕题材繁多,内容丰富,集中展示了王氏家族独特的治家理念。正房前的一个宫灯型柱础石,它一是负荷承重,二是防腐防潮,三是审美祝吉。小小的一个祝础山,分上下六层雕刻,鼓、袱锦、蝙蝠祥云、䕫龙、钟晨底座、回纹。正厅有一块安居乐业的砖雕,也是很有意思的。槛垫石是用一块青石雕刻而成的,楼梯的扶梯上雕刻着鲤鱼跃龙门。这里既有儒,释,道的文化,又有琴棋书画的雅好,还有福禄寿喜的俗愿,可谓意蕴深长。

老二家:凝瑞居。我们是在老大家的后门走到老二家的后院。这里的木雕、砖雕、石雕与老大家的相比,更加的精湛和华丽。如正窗的窗户上连木雕都是镶彩的哦。上梯的扶手全部用的石雕,有童子一手抱书一手托莲花、猴子背蜂巢分别寓意连年有鱼、辈辈封侯。最引人注目的是,分别筑砌于正房和厢房的基座上的10块规格相同的墙基石,雕面1.6米,宽0.6米,厚0.3米,每一块基石上雕刻着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包含着吉祥的内容,含着吉祥的愿望。“王子登科”、“指日高照”、“麒麟送子”、“飞马报喜”、“吴牛喘月”、“海子流云”、“行佣供母”、“乳姑奉亲”等,看着雕刻,听着王导讲故事。很有感受。养正书塾“敦安”就像一片叶子在水面上随波逐流,一面被卷了起来的样子。没有想到匾额还会这个样子。在正厅对面出口处的匾额书有:“规圆矩方”可是矩多了一个点,寓意是规矩多一点,麻烦就会少一点。

看起来老二的官位比老大高,但老大的门楼要比老二高,老大要在东老二在西,老二的门楼低但阔一些。这就是:兄让弟阔,弟让兄高,兄友弟恭。

王家大院的高家崖建筑群和红门堡建筑群一桥相连,是全封闭城堡式建筑。四周顺山势高墙壁垒,顶部有凹凸整齐的探口,与城墙一般,最高的落差28米。乾隆四年——乾隆五十八年,历经54年建成,王家十四代——二十一代共八代人在此居住。我们沿着高高的石桥,走向红门堡。就来到巍峨壮观的红门堡。门楣石刻“荷天休”,大门的两边上面分别有两个大大的吉字。红门堡也称“恒贤堡”。堡里面以中间干道为主轴,左右对称,三条横巷,是个很规整的王字。将祖上的姓氏刻在地面上的做法不多见。堡上的围墙护院则形成一条巨龙,气势磅礴。堡内有88座院落,各有特色无一雷同,其砖、石、木雕,古朴粗犷,多保留了明代的特点,大多数作品同高佳崖一样,皆为清代纤细繁密之典范。

“平福院”:院主人是王家十六世纪孙王中板,为图大吉大利把大门涂成红色,后又改为绿色,才免去了一场祸患。所以才有了今天的红门堡俗称至今。“兰芳居”:屋脊上的祥龙,一座漂亮的“詹月亭”亭下有门洞可以穿行。我们就在这个门洞穿行而过。“司马院”:十五世王寅德的宅院,布局曲折多变,四座院落分别是加官、进禄、增福、添寿。观月台可以观星赏月,又可以看家护院。“三槐堂”:是十六世王中辉的宅院,门前的旗杆,抱鼓石、上马石、匾额都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有浓厚的文人优雅之气。现在这里是胡正文学纪念馆。“缥湘居”,十九世纪王筵宾宅院,现变成了力群美术馆。

有句话:王家归来不看院。他们的家族史可以简略为:1312——1313先祖王实迁址静升村后,静升王氏从耕种作兼黄豆腐业开始,由农及商,由商到官,家业渐大,声名渐高,在此前提下,大动土木营造宅弟,建祠堂。 启年间王氏家族有的不在以耕读为本;有的不持续以商发展;有的满足一官半职,十八世纪以后道光年间,逐渐衰败大院再无人居住。

但王家大院曾有着中国民间故宫的荣耀;山西的紫禁城。清华大学的教授王鲁湘说:王是一个姓 姓是半个国 家是一个院 院是半座城。可见王氏家族之鼎盛。我们在城墙上 “也是院墙上”整整走了一大圈,王家大院尽收眼底,记于心上。在墙上一眼望去,怎么还有一片呢?王导告诉我们,这是王家新开发的一个温泉度假村。红门堡外的一个八字形照壁中心雕刻封侯挂印,将结束我们的王家大院之旅。我们在这里集合准备继续拉车。

广胜寺 飞虹塔

广胜寺位于洪洞县霍泉之滨,始建于东汉“147年”,原名“俱庐舍寺”,唐代改为广胜寺。元代“1303年”大地震,寺庙全部震毁,“1305年”重建。现在除了飞虹塔、大雄宝殿是明代重建外其余的建筑都是元代的建筑。从山下望上寺,像云霞之中矗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宝塔,可望不可即。我们坐车直到山上,由寺院大门进入寺院。一座与众不同的宝塔屹立在眼前。这是完全用琉璃镶嵌的宝塔,以青砖砌成,外部以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白色的琉璃构件镶嵌,其艺术形象相当的丰富,穷极工巧,色调的深浅不同,浓淡迥异,在今天的万里晴空下竞变得五光十色,异彩纷呈。这座宝塔建于汉,屡次维修和重修,美层均为八角,从底到顶十三层,逐渐递减,宽度也逐层收缩,最后构成一个漂亮的圆锥体。琉璃有威武的力士、有云烟萦绕的楼阁、有慈眉善目的佛祖、有肃穆端庄的菩萨,浮雕、悬雕,一款一式都精雕细镂,装饰在塔的周围,可谓美轮美奂。2018年被世界记录认证,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也许是宝塔太吸引我们了,上寺我们几乎没有进殿观看。我们返回到下寺,下寺的山门,元代建筑,中殿是大雄宝殿佛像都是木雕的,具有明代的特点。后殿是这里的重中之重。展示了元代的彩绘殿内塑三世菩萨,及文殊和普贤菩萨,均为元代所塑。殿内四壁的壁画1928年被盗卖给了外国,甚是可惜了。唯一留下的胁持菩萨的姿态优美,比例适中,她是元代彩塑的代表作。这些元代的彩塑没有经过后世重装,难得见到的原装元代彩塑。我们还依稀的看到菩萨后面的那些壁画,殿内的梁柱彩绘也保存的完好。我们没有去明应王殿,回来一查电脑,感觉是一个大的损失,那里的壁画非常有名。都是精品。

2020年8月28日

黄河壶口瀑布 晋祠

黄河壶口瀑布

老天仿佛不作美,上周的连日大雨使壶口瀑布的水位猛涨,我们到山西的时候天天看信息,山西的壶口瀑布景区至今还没有开放。感谢王导、我们的领队丙丁哥,同旅行社商量的结果是,我们可以绕道陕西去看壶口瀑布。看到黄河这次来山西算是完美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壶口瀑布是镶嵌在九曲黄河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也是北方最富有特色的大型瀑布奇观。我们拉车过黄河山西和陕西的大桥,桥下流动的黄河,稳稳的流淌着。直到换到景区的客车,将我们拉到了壶口瀑布之时,才听到黄河的怒吼,看到黄河的咆哮。这是我们最兴奋的时刻。

山西壶口瀑布好似滚滚黄河往壶里流,看到瀑布从天而降。陕西壶口瀑布似黄河水从壶嘴里流出,滚滚黄河惊涛怒吼注入河流。我这种比喻也不知道对不对,反正我是这样认为的。啊!黄河,我们终于看到你啦!深深的感觉到: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粗犷、深厚、庄严、豪放的黄河啊。从陕西这边看壶口瀑布,黄河穿万里长峡,滔滔激流直逼壶口,黄河骤然被两岸所束缚,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浩大,真好似在其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河底的石崖上冲出了一条巨沟,宽30米。深约50米,滚滚的黄河水奔涌至此,倒悬倾注,波浪翻滚,惊涛怒吼,恰似壶里的水在沸腾着。一层层的瀑布直下。我们的歌友老张唱起了黄河颂歌,有黄河水的伴奏,让我们热血沸腾:黄河边的毛驴,穿着陕西服装的、带着白毛巾的游客,给呼啸的黄河添了色彩;我们的团友们也加入了换衣服,骑毛驴的队伍,看到她们开心快乐的笑容,我也激动得举起了双手,随着瀑布的节奏转起了圈。开心、放松、激情就在这一刻。我们的身上,脸上、以及手机上都被黄河的雾气打湿,放干后捞下了一层薄薄的黄沙。黄河大合唱的音乐一遍遍在我们的耳边响起,近在身边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黄河的儿女,是它养育了我们。那种飞流直下、大气磅礴感觉更加深刻。不枉此行啊!感受 、体会都是全新的。

晋祠

不到晋祠,就等于没有到山西省会太原。晋祠位于太原晋源区晋祠镇。我们参观完黄河后,直径来到了晋祠。晋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yu”,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yi”姜后而建。是中国最早的皇家园林,晋祠里有几十座大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晋祠有着它古老的历史。始建于西周,东汉“144年”太原地震波及晋祠;南北朝“550——559年”扩建晋祠;隋代“581——586年”增建舍利塔;唐代“646年”李世民到了晋祠题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扩建。宋“976——983年”晋祠大兴土木,“1023——1032年”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宏大规模的圣母殿。晋祠历史悠久。

1.唐园,我们来到了晋祠胜境,规模之大的牌坊。虽然是下午了,可是川流不息的游客还是很多。随之走过了一个小门厅:实际上它是晋祠的大门。“晋之源 唐之根”唐园为我们展开了一卷立体史册。唐园门前的一对铸铁狮像,栩栩如生,张牙舞爪、威风凛凛。凸显出铸造工艺的精湛。只有历史上盛为煤铁之乡才会有这样的铸铁像。这是明代以后的作品。

2. 进入晋祠后,右边是一座群雕像,李世民、徐茂公、长孙无忌、尉迟恭、秦琼等马踏青山,凝目远眺,飞掠斗篷,气宇轩扬。他们都是开国功臣,雕像高达数米,见到它,瞬间瓦岗寨的英雄就在我的脑海里涌现出来;

3.晋祠的大字在殿门上,我们向里面走来。

4.水镜台,是现存的较大的明清戏台。它体现了殿、台、楼、阁四种风格为一体。后台为明代所建,前台是清代补建 上部匾额“三晋名泉”是清杨廷翰所书,正额悬匾是“水镜台”是清杨二酉所书,二者是伯父与侄儿的关系,一武一文,各题名匾,一前一后同悬于水镜台上,为这座戏台增色许多;

5.唐槐。它虽然不是晋祠里面最古老的一棵槐树,但它是唐代所种植的槐树,是最繁茂的一株。

6.我们过了金人桥,便来到了金人台,因铁有五金属,故约金人台。金人台上的四个铁塑的铁人,西南角的铁人为最(1097年)所铸,溜光锃亮,被称为宋朝的不锈钢,造型独特,威武雄壮。西北铁人为(1098年)铸,头为(1423)补铸,东西铁人为(1089年)铸,头为(1913年)补铸,东北铁人为(1913年)铸。现在金人台已经被保护起来了,人不可以入内。它们代表了中国北宋时期冶铁和铸造的技术高超;

7.对越牌坊,明代高应元在晋祠内建一座牌坊,并亲笔题字“对越”,“对”为标答,“越”为宣扬。宣扬圣母的功德。

8.献殿,金代遗物,“1168年”位于鱼沼飞梁、晋祠圣母殿之前,过去的祭圣母的特膳均献于这里。是中华木质建筑的历史起点,是古建筑的魂宝,面宽3间进深2间,明间敞门,殿身四周无壁,宽厚的槛墙上设有围栏,很像一个凉亭,我们的王导说它就像一个天然的大冰箱,很形象啊。它的梁架很有特点,只在四椽栿上架一层平梁,简单省料,轻巧坚固。雄壮敞亮。我们进到里面,确实感到有一股凉气袭来。殿顶上的琉璃是明(1549年)加制的,年款、姓名留在其上,更增加了时代感。八百多年来只经过两次维修,(1594年)、(1955年)至今保存完好。

9. 鱼沼飞梁,神奇而又古老的十字桥。古人以圆形为池,以方形为沼,又因此沼中原为晋水第二大源头,流量甚大,游鱼多,所以取名为鱼沼;至于飞梁,本着架桥为座,若飞也。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桥的整体形状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故称为飞梁。这是一个方形鱼沼,却在沼上架起了十字飞梁,在我国的桥梁建筑史上是仅有这一例。桥沼内立34根长约30厘米的八角石柱,柱顶上有柏木斗拱以纵,横梁连接,承托着十字形桥梁,飞梁也叫板式桥。36根石柱仍保留着北朝风格,十字桥在北魏时期已经建成,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整个桥梁的梁架都是宋代的遗物。现在桥梁的柱子上,一边刻有鱼沼,一边刻有飞梁。在鱼沼和飞梁的边上 各有一头铁狮子,亦是宋代的作品。一雄一雌,骨骼强硬,造型生动,毛发拉直,威武而又独特。

10.圣母殿,这是晋祠的主殿,坐西向东。位于中轴的的顶端。是为奉祀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所建。它创建于宋代(1023——1032年)(1102年)重修。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殿面阔七间,深六间,重檐琉璃瓦剪边,屋顶上的琉璃飞吻烧造于明代,虽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至今光彩如新。殿高19米。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盘龙八条,前廊异常空昌,这八条藤木上木雕盘龙,怒目利爪一派生机,虽以千年,仍鳞片层层。须发根根。龙首那种独立天地的神气,以明清代的龙头有很明显的区别。说是宋代遗物;大殿共有26根廊柱,这些柱子全部向内倾斜,使建筑物更加稳固和坚实,并增加了抗震能力;这里也是匾额最集中的地方,圣母殿的匾额是晋祠最大的一幅匾额。屋檐下悬挂着不同年代、不同人物捐献的共有匾额十六块,楹联十付;圣母大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

11.塑像。圣母殿内供奉着四十三尊彩塑,主是圣母邑姜,头带凤冠,身披蟒袍,气宇不凡的端坐在凤椅上。雍容华贵更显端庄慈祥。余四十二尊是男装女官四尊、宦官五尊、待女33尊她们排列有序,职责有别、仪表各异,逼真的反映出宫廷待女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每一个都栩栩如生,非常惊叹古人的独具匠心,每一个都是中国塑雕史上的精品。如:一个头带红花的仕女最绝,她的装束似是唱花旦的宫女,她喜温眉梢,含羞带笑,大概是刚刚唱罢得到圣母的夸赞。可是从侧面上看她,可见红肿的眼睛和含泪的眼角。生活的艰辛及艺人的苦楚强压于心中,却不自觉的展露无疑。塑出了她一生的命运。再如:年龄最小的一个待女,头微微左倾,似乎在张望着什么,以至于有些出神,双手放在胸前,双肩稍瘦,显得略有单薄,圆圆的脸充满了雅气,将少女刚刚入宫,谨慎小心的神态表现的惟妙惟肖。这里几乎每一个塑雕都会有一个小传,写实、传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她们的生活年代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是塑雕艺术却把她们的真实永远的再现给了后人,她们生动的告诉了我们,在1000多年前,有这样的一些人就是这样的活着。

12.周柏。周柏、唐槐都是晋祠的千年古树。周柏原来在圣母殿两侧各有一棵,名为齐年古柏,不知道何时南面的一棵树消失了,北边的这棵想念它,相思心切向南开始倾斜。也不知道何时,在日益倾斜的周柏下又长出了一棵周柏树来,它是齐天古柏的儿孙辈的,它长大了,慢慢的支撑住了已经倾斜到了圣母到的屋檐上的周柏树,即扶助了父一辈,又保护了圣母殿。它们相依相靠,历经了岁月的沧桑。齐年柏也叫做卧龙柏,虽然老态龙钟,但依然挺立在圣母殿旁,树干舒张曲屈,半躺半卧,悠然自得,甚是威风而且潇洒。

13. 难老泉。远近闻名的要数这里的难老泉啦。它可是晋祠的三绝之一呢。这里有难老泉的匾额。它位于圣母殿的南面。泉水流势不太大,清澈如玉。常年不息,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泉写崔娥”。王导告诉我们遗憾的是,难老泉因挖煤采矿,水位逐年下降,在上个世纪末完全干枯,难老泉最终还是老去了,现在的泉水是人工而成的。我在网上看到难老泉2019年2月,地下水位已经回升显著,距泉口仅剩1.61米了,那么现在的水还是人工的吗?没有人来告诉我。我多么的希望能看到难老泉千年的名泉换发新的生机啊!晋祠有名的三匾:“对越”“难老泉”“水镜台”。这就齐全了;

晋祠就是这样的以她优美的身躯守护着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我们今天眼见了这些历史面目,还要用心去读懂、用心去品味,因为她是一页画、一曲歌、一首诗。这是我在出晋祠的路上所想的。晋祠已经关门,我们从晋祠的南面绕路而归。

晚上还住平遥,不是古城咯。住在平遥城内,这个旅店是我们这次出行最不好的地方,杂乱差。我是不喜欢评论的人,今天也忍不住了,自己说给自己听吧。

2020年8月29日

太原

迎泽公园 双塔

今天早上拉车到太原,自由活动的一天。

迎泽公园,

因为我们只有这一天的时间,我们住在离火车站不远的地方,只能选择离车站不太远的地方玩一玩,放松一下自我。不少团友选择去柳巷商业街吃太原小吃。我们还是喜欢瞎逛啊,迎泽公园是王导为我们推荐的。不如去那里玩一玩吧。

我们轻松的坐上了太原的公交车,还得夸一夸太原的公交车,太原市公交车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纯电动化,对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它的声音小了,尾气没有了,更经济、更环保、更绿色。公交更智能化了。同时也夸夸公交车司机,它每个站点的停车非常到位,都是停在马路牙子下,对我们年纪比较大的人,个子矮小的人特别的方便上下。

我们在公园的东门进入,好大的一片湖水,这是由于清朝光绪十二年夏天,汾水暴涨决堤了,大水过后迎泽门外留下了一个小湖泊,1954年这片园子定名为迎泽公园,我们由东门进入,径直走到晋商博物馆,馆内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风采与精髓,承载着晋商文化思想。从晋商溯源、晋商历史、晋商金融、晋商精神、晋商文化五大主题以场景,文字、图片、模型、实物等综合形式,系统的向我们揭示了晋商文化的内涵。参观完博物馆,我们来到了湖边,湖水非常的清净,湖的中心有只野鸭在游动,湖心岛上楼阁的牌匾上是风韵和祥开百世两块匾。顺着湖水,我们走到了婉转的长廊,这个长廊是木构建筑,雕梁画柱,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在里面行走,感觉心情舒畅。150米的路程不长。我们在里面坐了一会,突然二姐发现了旁边树上的一只大鸟,不知道它的名字,感觉非常可爱,我怎么拍它,它也不跑,乖乖静静的看着我,以至于我连拍它十张。终于在一个小孩子的吵闹中飞走了。我们看到了一片大草坪,有多匹白色的马儿的雕像,在奔跑着,我们远距离的看着,心旷神怡,心胸开阔。我们绕湖而行古藏经楼颇为典雅,它是一座金代的建筑,从别处迁移到此给迎泽公园添了古朴的风采。楼前园池内的花盛开着,五个打腰鼓的山西汉子潇洒着舞着,这是雕像哦。湖石假山中喷起了雾我们好像来到了仙境。走过仙境,就是北大门,出北大门观看,这是正门,有两个大石狮子把门 ,大花篮里满是鲜花,共享绿色空间的大字是太原人们的心愿。我们又进园向西接着绕,又一个小长廊,可以看到湖里自由游玩的金鱼,水榭伸到湖心岛上,塔的这面的匾变成了风度弘远,游目敞怀。二姐说得对,迎泽公园周边的高楼太碍眼了,四周的高楼把迎泽公园包围了。可惜了这么好的环境和寓意啊。接着往西南行,是儿童的乐园。我们很快的过去了。来到了七孔桥上,汉白玉的桥栏,蓝色的天空,看着游玩的路人,心情好极了。看到过桥后还有很长的湖边要走,我们决定还是往回返吧,还在东门回去,对我们来讲方便。在回来的旅途中在公交车上我看到了双塔,引起了我美好的回忆,和去看看双塔的欲望。

太原双塔

还是1990年吧,我来到了太原出差,我朋友的妹妹还在太原读书,炸点花生米就是捎给朋友妹妹的礼物啦。那个年代啊!办完公事,送完礼物,我唯一游玩的地方就是双塔。然后就坐火车返回来了。所以说到太原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双塔,记忆中的双塔是不一样的。去双塔寺?王导非常疑惑的问我们?然后说双塔正在维修,不能进去的。 我说我只想看看。他说那得打车去,比较远呢。我想我还是坐公共汽车去,反正也进不去了,就在外边看看吧。感谢我二姐和我的老伴都要陪我一块去。已经是下午的4点多了,我们稍作整理,就出发了。我们在双塔寺站下车,但一打听离真正的双塔寺还有很远的路程呢,我们权当锻炼身体吧——溜达。我们走过桥洞,走过大片的草坪,终于来到了双塔寺的后门。不过在路的那一边啊。有人告诉我们要过了那座大桥就能到了,一看还挺远的,二姐说咱们找个好的角度照相吧,我老伴也帮助我找地方,拍了几张满意的照片。我很满足。回来查看一下电脑:知道了双塔寺位于太原市东南约3公里的郝山村南山岗上,始建于1599年,十三层楼阁式的空心砖塔,整个建筑没有梁架没有用一根木头,全部由砖砌而成。都叫宣文塔,又分别叫:舍利塔和文峰塔。舍利塔高54.78米,上下直径相差大在七层以上,收分较为明显,呈弧状流线型,可以登塔;文峰塔高54.76米,文峰塔建得早,没有基座。直上直下呈直线型,没有明显的收分;是两个不同年代,不同意义的姐妹塔,一座是风水塔,一座是佛教塔。现在双塔是佛教建筑中最高的建筑。

现在我们可以满意的收宫了。

八天的旅游就这么快的结束了。感谢王导一路给我们讲了这么多山西的历史和文化,感谢丙丁哥的细心安排,感谢上苍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机会。记下来还是为了有机会查看,或者等到老了不能走动了(想的挺远),再仔细的看一遍,等于出去旅游一样。

2020年10月4日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