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雾雨塔湾

一湾塔影 水流春,寒食烟生 树树新。

疑是雨余 青到眼,十三山色 欲留人。

写这首诗的人叫张百龄,字菊溪,清朝人,乾隆三十七年也就是1712年的进士,选庶吉士。这庶吉士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在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有的负责起草诏书,有的为皇帝讲解经籍,张百龄的职务是编修,参与史书编写。《清史稿》中记载:“掌院阿桂重之,曰:'公辅器也!'督山西学政,改御史,历奉天、顺天府丞。”能得到乾隆朝出将入相的少数重臣之一阿桂的重视,可见张百龄绝非一般人物。《清史稿》还记载:“百龄号能臣之冠。”做官是能臣,文学上也堪称翘楚,他的一生写了2000多首诗,这首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张百龄任奉天府丞,奉天就是今天的沈阳,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称顺天府,沈阳成为留都,称奉天府,和明朝时南京叫应天府如出一辙。府尹是奉天府的最高行政长官,府丞是府尹的的副职。这首诗写的是距沈阳城西北12里的塔湾,盛京八景之一。这盛京八景包括:天柱排青、辉山晴雪、浑河晚渡、塔湾夕照、柳塘避暑、花泊观莲、皇寺鸣钟和万泉垂钓。寒食节,张府丞信步西行,北方的气候不似江南,严冬过后春天来得比较晚,小草尚刚刚发芽,草色只能遥看,一片鹅黄,待走近却依然寻不见踪迹。一处处小村庄伴随着声声鸡鸣和犬吠。只记得看脚下的嫩草和嗅着泥土的芳香,偶然一抬头,一座巍峨的13层八角密檐式砖塔展现在眼前。塔建在一座小山之上,塔身主体是白色,檐、脊黑色,八个面每面都有佛龛,龛上雕有花纹和图案及造型美观的伞盖、飞天等,龛内凸起的莲座上有身披袈裟的坐佛。塔檐下有砖雕斗拱,上有瓦垄,脊有坐兽,角饰风铃,塔檐层层内收,下大上小,最后成八角攒尖的塔顶,塔顶上亦有莲花座,上为刹杆,串有葫芦形宝珠。沈阳本为平原,一望无际,没有令人震撼的山峰,即便是丘陵地带的小山岗在这平坦的大地上也属少见,忽而出现一座黄土山,也很能吸引人的视线了,何况山顶还矗立着这样雄伟的宝塔。

宝塔前面是一条大河,浑黄的河水奔腾翻滚,由东流向西,绕过宝塔转而向北。河与土山之间是湖,似明镜,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绿柳婆娑,湖面倒映着白塔的婀娜身姿。水中,柳枝轻舞腰姿拂着白塔的面庞,如梦似幻。远处碧空如洗,蓝得清澈蓝得纯洁,几处炊烟袅袅,与天上的云连成一片,使人分不清哪是烟哪是雾哪是云。河水、土山、绿柳、宝塔、蓝天形成一幅动静结合的乡村山水画卷。

我不知道诗中的“十三山色”到底是指哪十三座小山,可能张府丞会知道吧!随着时光的流逝,城市的扩展,已找不到历史资料的记载,但无论如何这一塔一湾一诗成就了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美景。

夏季一个清晨,为寻塔寻湾寻诗,我来到了塔湾。连续一周的炎热天气刚过,一场大雨荡涤了东北第一大城市上空笼罩的烟霾,空气清新凉爽,雨还没有完全停歇,但已无雨滴,却像是雾,也像山中的岚,细如牛毛。我喜欢这种感觉,既不用打雨伞,又少了夏天的闷热,更不用担心雨水中裹挟着尘埃弄脏了衣服。

如今的城市越来越大,而且遍布高楼大厦,按着导航仪的指引,车拐来拐去,又问了两次路,终于在一片高层建筑的缝隙里找到了。

一座高大的汉白玉石牌坊上方刻写着“盛京碑林”四个烫金大字,踏着黑石板路,行走在山门广场,由西向东,左侧是一座土山,不高,但树木郁郁葱葱,有花有叶有果。广场中间道路两侧是从各处移来或复制的石碑,年代各不相同,以清代居多,其中不乏有许多耳熟能详的人物,包括乾隆、嘉庆等帝王的墨迹,有劝人行善劝人如何做官的警世碑文,有记载曹雪芹祖先“世居沈阳”和“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的“重修沈阳长安寺碑”,有记载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功绩的“尧山将军抗倭纪功碑”和“抗倭依将军碑”……每块碑文书法造诣都很高深。顺着好似北斗七星造型的石板路,一路看碑,不知不觉越过一道拱桥,桥下河水很急,这就是北运河了。两岸的柳树非常茂密,成群五颜六色叫不出名字的小鸟在河两岸的大树中往来穿梭,啾啾鸟鸣和着河水流淌的哗哗声,展现着一种原生态的美。继续前行,仍是碑林,不觉忘掉了此行的真正目的。再过一座桥,是一个池塘,遍布荷花,小荷已露尖尖角,娇艳欲滴。突然发现,湖中有一座塔!一座塔的倒影。看石碑久了,竟忘了抬头,是这石碑引着我来到了湾边,来到了塔下。

我抬头环视四周,钢筋水泥的建筑围着一处幽静所在,有寺庙,有白塔。寺庙叫回龙寺,塔叫无垢净光舍利塔。塔建得比较早,成于1044年,这一时间是准确的,因为在这个十三层的空心宝塔中曾发现一个大型石函,也就是石盒子,盖上刻有“维南赡部洲大契丹国辽东沈州西北丰稔村东重熙十三年次甲申四月大壬辰朔冥生十五叶藏”。我认真研究了一下儿这句话的意思:“维”是句首词,无意义;“南赡部洲” 是指佛教传说中天下分四大部洲,《西游记》里面曾提到过,包括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和北俱芦洲,东土大唐就属南赡部洲。有一天,如来为众佛讲 法,讲罢,对众佛说:“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者,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俱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最后,他提出要送经到南赡部洲,并安排观音去那找取经人,这取经人就是玄奘。大辽自认为是中原正统,自然也将自己划为南赡部洲了;“大契丹国”是指大辽,因为这个朝代经常改名,有时叫“契丹”有时叫“辽”,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沈州”即现在的沈阳;“西北丰稔村东”,指的是当时沈州的西北方有个小村庄叫丰稔村,在村子的东侧就是这宝塔。清乾隆皇帝四次东巡祭祖,也曾游览过无垢净光舍利塔,并且留下一首诗:“塔湾晚照夕阳霞,路暗堤深树集鸦。烟带远岗村处处,户照明月夜家家。”不知道那时的“村处处”还有没有这个丰稔村了;“重熙十三年次”指的是辽兴宗十三年,即1044年;“甲申四月大壬辰”大概讲的是从清明到立夏之间;“朔冥生十五叶”其中“冥”字应该是“蓂” ,蓂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尧时的一种瑞草,亦称"历荚"。生长在唐尧住所阶下,每月一日开始长出一片荚来,到月半共长了十五荚,以后每日落去一荚,月大则荚都落尽,月小则留一荚,焦而不落,“蓂生十五叶”应该是月中。

重熙十三年是大辽兴宗耶律宗真统治的第十三个年头儿。当时的中原地区是北宋政权,宋仁宗赵祯当皇帝。妇孺皆知的大清官包拯当年45岁,京剧里的唱腔:“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在这12年之后的事情;范仲淹55岁,他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这庆历四年就是1044年;著名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这一年已经60岁了,早已没有了“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那种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凉之感。

辽自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经过几代争权,到第五代景宗耶律贤,有皇后萧燕燕的辅佐,尤其是又有澶渊之盟之后百余年辽宋和好无战事,成为辽代最好的时期。到了他的儿子耶律隆绪统治时期,太后萧燕燕与韩德让共同辅佐,仍然是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但到了耶律宗真统治时期,开始了无数的内争外斗,包括:耶律宗真的亲妈萧耨斤杀死太后萧菩萨哥,兴宗与母亲萧耨斤母子反目,乘宋之危增索岁币,亲征西夏大败而归,之后便沉迷于射猎、赌博,唱戏,从此拉开了辽朝的由盛转衰的序幕。

在辽的统治时期,笃信佛教,如果说“全民信佛”并不夸张,辽代各位皇帝都崇信佛教,不但在五京大量建造寺塔,也在各州城建造。《辽史·东京道》中记载:“沈州,昭德军,中,节度。本挹娄国地。渤海建沈州,故县九,皆废。太宗置兴辽军,后更名。初隶永兴宫,后属敦睦宫,兵事隶东京都部署司。统州一、县二:乐郊县。太祖俘蓟州三河民,建三河县,后更名。灵源县。太祖俘蓟州吏民,建渔阳县,后更名。”今天对于乐郊县(三河县)、灵源县(渔阳县)的具体 位置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沈州,人民也笃信佛教。《金史》中有一句话:“初,辽人佞佛尤甚,多以良民赐诸寺,分其税一半输官,一半输寺,故谓之二税户。”佞佛是什么意思?初指讨好于佛,后为迷信佛教之称。我眼前的无垢净光舍利塔就是纯粹的佛塔了。“无垢净光”到底是什么意思?我问回龙寺的僧人,告诉我“是佛”。我想,这可能与《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这部经书有关吧?而舍利在佛教中,是僧人死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清崇德六年皇太极时代即1642年重修舍利塔时就发现佛塔内供藏1548颗“舍利子”。但为什么要修这座佛塔?我想修在此处应该是和“宝塔镇河妖”有关,古代中国农业是基础,水利又不发达,没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治服水患,不可能有现在的修建三峡、小浪底、南水北调等强大的与大自然抗争的能力,所以人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风调雨顺,河流安稳上。而江河泛滥又是难以克服的巨大灾难,所以人们将希望就寄托在修建宝塔镇住河妖,使其难以兴风作浪,也向佛主展示众生的虔诚。一般的塔都建在江河拐弯处的最高点,以震慑恶龙河妖,这无垢净光舍利塔所处的位置就符合这样的特点了。

离开舍利塔时,雾雨还在下,仍旧细雨茸茸,塔、湾、碑、柳都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纱。远处回廊传来老年合唱团的阵阵歌声,好像是《我和我的祖国》,声音不是很专业,但是每个人都在认真唱,都在努力唱好,这是民间的,自发的。我想:现在的舍利塔已经没有了当年祈祷风调雨顺的意义,只是成为人们捕捉历史的一个镜头和一帧画面,人们再不用为水患而发愁,尽情地享受和平盛世带来的快乐与满足,在繁华的城市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份宁静和安详。

忽然,我有一种冲动,也想加入进去……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啦……啦……

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