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迈克尔·贝电影(珍珠港空中美景视频迈克尔·贝《珍珠港》:拍得真好!)

第一次看《珍珠港》大约是10年以前了,印象不深,而以今天的视角再看,拍得真好!

一、作为一部电影的好

以小见大,用一个好看的三角故事作为历史事件的切入口,串起了整个事件。查了一下编剧,兰道尔·华莱士,此前凭借《勇敢的心》获得奥斯卡原创剧本提名;

演员们戏好。情绪准确而有张力,比如生死瞬息的轰炸状态下的那种被动挨打、被动挨打、被动挨打……然后瞬间抓住机会可以反击的豁出去的情绪——人被逼到一定程度、极端场景下的冲动的、抛开一切的狂热的膨胀感;无论近景的、全景的,所有细节的几乎无可挑剔;

恢弘壮烈的战争场面,制作精良的美学画面(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提名)——无论是战争场面、还是情爱场面,都让人印象深刻。再加之获得了当年奥斯卡奖的“最佳音效剪辑”。

极佳音效、极佳视觉下的战争场面(据说有40分钟),带来的肾上腺素的飙升是该片的一大亮点!当然也很费钱——制作成本1.35亿美元,好在票房也高:4亿多美元。

贴点幕后花絮/信息:

在拍摄影片之前,迈克尔·贝曾观看《中途岛之战》、《虎!虎!虎!》、《东京上空三十秒》、《火海情涛》、《孟菲斯美女号

》和大量战场录像。

最先敲定的女主角是查理兹·塞隆,但塞隆没有档期,于是改为凯特·贝金赛尔(1973年出生、今年47岁的她,男朋友22岁,彪悍)。

在物色取景地时,制片方发现印第安纳州的加里与1942年的日本东京非常相似,于是剧组用加里的航拍画面充当了遭受杜立特空袭的东京。

德克萨斯号战列舰(早已被海军除名,然后被德克萨斯州买回去做成了浮动博物馆)的外景被用于拍摄田纳西号、俄克拉荷马号和西弗吉尼亚号战列舰的遇袭画面,而其内景则被用于大黄蜂号航母的舱内画面。

珍珠港事件是一次空袭,所以剧组的航空部门占据着主导地位,剧组让14架飞机同时升空,其中有些老飞机已经使用了60年,好在剧组邀请的飞行员经验老到,在拍摄塔楼场景时,飞机必须以200英里时速接近16层楼高的塔楼,然后转身围绕塔楼飞行,当时距离飞机只有10英尺,飞行员用精湛的技艺保证整个拍摄的安全。

为打造出最壮观和惊险的空袭场景,特效协调人约翰·弗雷泽决定用700根棒状炸药、2000英尺导爆索和4000加仑汽油引爆6艘战舰(据说迈克尔·贝对炸弹情有独钟,影片中用到的炸弹量,再炸一个珍珠港都绰绰有余)——美国国家环保局全程监督影片的拍摄。

剧组负责协助拍摄的大小船只多达40多艘。片中共出现了190个电脑特效画面。最终出现在影片中的CG飞机多达数百架,而CG舰船也有10多艘。除了填满整个珍珠港外,还用电脑生成了舰上服装和动作各异的水兵。

为协助影片的拍摄,美国海军允许剧组在亚利桑那纪念馆的水下取景,在此之前该水域从未向任何电影剧组开放,沉船残骸位于水下40英尺,当年泄漏的燃油仍未散尽,所以水质非常浑浊,再加之大量的淤泥、水藻和巨型藤壶,其水下场景的拍摄变得非常危险。

影片首映式在停靠在珍珠港的斯坦尼斯号航母上举行。

二、影片VS历史的真实

除了是一部好看的大戏,《珍珠港》当然还要讲到历史事件的真实。

影片与真实的偷袭珍珠港事件有很多吻合的地方,当然也有出入:

时间当然都是1941年12月7日的清晨;

根据当事人报导和后来美国和日本军方发表的军事文件:

6:10:南云中将得到攻击的命令后下令第一波起飞。

6:20:第一波的183架轰炸机和战斗机起飞飞向珍珠港。

7:15:167架第二波日本飞机起飞。

7:40:第一波到达瓦胡岛北岸。

7:49:第一波指挥官下达攻击令。

7:55—8:25:由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进行的第一波攻击。

8:10:亚利桑那号战列舰前部弹药库中弹爆炸,然后沉没,多名(数据为80%)船员阵亡。

8:50:第二波攻击指挥官下攻击令。

8:54:第二波攻击开始。54架轰炸机和78架俯冲轰炸机进行攻击,36架战斗机夺取制空权。

历史上,当天6:45时,瓦胡岛最北的训练用、只有两人值守的非正式雷达站发现不明光点,然后向上级汇报,结果美方以为是被调动的自己人B—17轰炸机,从而错过了一次自救的机会——这基本在影片中得到反映;

(训练雷达站中以为不明光点是“自己人”的长官)

插播一下血腥轰炸开始前最后的温情瞬间:

日本有航空母舰、350余架飞机参战,实施了两波攻击(影片里特意提到终止了原本计划的“第三波攻击”),最终损失了29架飞机;参加偷袭的包括战斗机、鱼雷轰炸机俯冲轰炸机水平轰炸机:日本零式战斗机确保制空权,90架鱼雷轰炸机主要负责炸掉战列舰——这些在影片中都有体现;

(画面看着太舒畅了)

影片中提到日军的袭击战略是“先炸掉舰队和主要机场、然后是小机场”,也吻合历史;

(轰炸场面干净利落、行云流水,漂亮!)

影片基本还原了亚利桑那号如何被鱼雷屡屡击中厨房、弹药库等,最后沉没(真实数据是1000多人死亡——80%的阵亡率,占总阵亡人数的50%);

(削着土豆死去)

美方的反击包括拿机枪扫射、冒险去拿更多的弹药,以及有零星的P40战机升空——影片就把男主人公设定为了驾驶P40战斗机的“英雄”。男主角雷夫的角色原型是战斗机飞行员乔·福斯,在二战期间,福斯曾击落32架敌机;

(影片中两主角的一手互撞战术配合,看着过瘾)

关于第三波袭击为什么取消,影片没有呈现出来,只有日方中级将官表现出的不甘不愿。有资料说大概有几方面原因,比如第二波战机的损失比第一波成倍增加,依然找不到美国航母,时间久了日本自身燃油可能不够,以及第三波攻击要发动可能得晚上了,而日本作战人员晚间作战能力不行等。

另外,影片中,在偷袭发生前,美方已经获悉日本驻美国大使馆正在销毁文件、解码机等——暂时没有看到相关详细史料;

同时,据称在袭击前日本大使从日本外交部获得了一封很长的电报,并受令在袭击前将它递交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但大使人员未能及时解码和打印这篇很长的国书,最后这篇宣战书在袭击后才递交给美国。这个延迟增加了美国对这次袭击的愤怒。

但实际上,这篇宣战国书在日本递交美国前就已经被美国解码了。时任美陆军参谋长的马歇尔在读过这篇国书后立刻向夏威夷发送了一张紧急警告,可发送时没带“紧急”两字,又由于美军内部传送系统的混乱,这篇电报不得不通过民用电信局来传达。结果,袭击数小时后一个年轻的日裔美国邮递员才将这张电报送到美军司令部——影片中,轰炸结束后,夏威夷方面也接到了华盛顿的电报,然后说了一句“他们只晚了一个小时”。

关于最后美国空袭东京的部分,时间当然都是1942年4月18日,距离珍珠港被偷袭已经过去4个多月;

为什么突袭?影片只说了要鼓舞国民之士气,并且客观上为日后民众踊跃报名参军起到了一定的鼓舞和推动作用,并使日本军部当局在民众心目中的威信发生动摇,对当局是否有能力赢得对外战争的质疑之声此起彼伏。

影片没详细说的是自从珍珠港遭袭、美国对日本正式宣战以来,美军战场上连吃败仗。公众一片哗然,士气低落。所以罗斯福下了死命令要实施报复性打击。

空袭东京计划由杜立特(1896-1993,时年已经46岁,且已经退役,曾是美国陆军航空兵中校,影片中仿佛是还在军中就职)率队完成,最终执行任务的确实共16架轰炸机。

轰炸机选择:这项任务的操作难度很大、完成条件很苛刻,影片中重点呈现了如何给轰炸机减重、如何在更短的跑道上起飞、轰炸完成后如何安全着陆等,可能由于影片长度限制吧(已经3个小时了),没有展示更多细节、更多有意思的事实:

执行空袭的轰炸机方面,要求至少能携带一枚重达2000磅(910公斤)的炸弹续航2400海里(4400公里),在当时所有的飞机中,最终选中了北美航空公司出产的B-25B米切尔轰炸机。

军方也曾考虑过B-26

“劫掠者”、B-18“波洛”和B-23“龙”三款轰炸机,但因各种理由未予使用:B-26起飞时的最短滑行距离超过了航母甲板;B-23的机翼宽度比B-25大了近一半,占地太大,若带上航母,不仅作战飞机数量要削减,更有可能撞上舰岛。几番斟酌后,杜立特选择了B-18和B-25。但不久B-18也因机翼太宽被淘汰。

B-25在当时属新款飞机,未曾参与过实战,这也是杜立特所担心的一点。但之后B-25的测试显示了它足以满足此次空袭的要求:1942年2月3日,两架B-25被搬上了停泊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的大黄蜂号航母甲板,毫不费力地从航母上成功起飞。空袭计划因此迅速得到了批准。

确实对轰炸机进行了系列改装:在机腹炮塔里安装110加仑的金属副油箱,使B-25的总燃油载重从原先的646加仑提高到1141加仑;拆除机腹炮塔中的机枪、拆除无线电收发器、卸掉尾部机枪(性能不可靠,卡壳)——真如影片中那样改装为涂成黑色的木棍以迷惑日军;卸下诺登投弹瞄准器,改为代用瞄准器——前者技术先进以防落入敌手;以及在两架上安装摄影机随行抓拍轰炸效果(也很重要)……

执行任务的是美国陆军航空兵中的第一支中型轰炸机大队——第17中型轰炸机大队。接到命令后,大队跨越整个美国迅速机动至位于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列克星敦县陆军航空兵基地。对外宣称将负责美国东海岸的反潜巡逻,实际则是为空袭日本作准备。

大队于2月9日正式迁移至哥伦比亚,作战人员被告知他们有机会参加一项极为危险的任务,愿意参加者自愿报名。出于保密方面的考虑,对大队任何官兵都没有透露任务内容。2月17日,第17大队脱离原本隶属的陆军航空兵第8轰炸机军团。

为期三周的高强度训练:将第8空军基地1号辅助机场的滑行跑道涂装成航母甲板,驾驶B-25B模拟起飞,并进行低空飞行,夜航,低空投弹和水上导航。

3月31日,总共16架、共80名机组成员确定参加任务的B-25陆续飞往加州海军阿拉米达航空站。随后,航母大黄蜂号抵达阿拉米达,其中的15架执行投弹任务,率先搬上航母。但在第16架B-25的登船问题上,海军方面担心甲板上容纳不下,故一直阻挠。杜立特团队与海军方面持续商谈,直到航母将要出发前的最后一刻,海军才同意放行(处处需要博弈啊),得以让第16架B-25挤上大黄蜂号甲板,参与空袭行动。所有的16架飞机按照实际起飞的顺序簇拥着排列在大黄蜂甲板之上,大黄蜂本身的舰载机只能存入甲板下的机库。

将日本授予美军官兵的“友好”奖章系在炸弹尾翼也确有其事:

在行动出发后由全体作战人员合影留念时,杜立特中校颇具深意地在5枚炸弹的尾翼系上了日本的“友好”奖章——都是在战前由日本政府授予美军官兵的奖章。杜立特非常明白地告诉大家,用炸弹顺路帮个忙,让这些个虚伪的奖章统统滚回老家(真实影像)

然后的历史影片并没有详细展开(至少没太注意到):由威廉·哈尔西中将指挥、以企业号航母为核心的第16机动舰队在夏威夷以北海域与第18机动舰队会合,会合后一并向西航行,全程无线电静默。企业号上的战斗机和巡逻机为大黄蜂号和整个舰队提供空中保护:

4月17日下午补给舰为舰队补充完燃油之后,与8艘驱逐舰向东后撤,航母和巡洋舰继续向西,以20节的速度朝日军控制的海域快步前进。

影片中呈现了和历史相似的情景:“舰队尚未抵达预计起飞地点就被日军发现、然后提前起飞”。事实上,这个“提前”竟是比原计划提前10小时!意味着B-25将多飞310公里(真要命)。

待16架B-25依次排开发动引擎之后,留给杜立特起飞的滑行距离只有467英尺(142米)——肯定不是跟影片中那样第一个起飞。

16架B-25在8:20至9:19之间的一个小时之内全部成功起飞(59分钟起飞16架,每架用时不到4分钟,很快了,民用客机起飞跟这个相比,真的天壤之别)。第16架B-25原本只随同机队进行观测和拍摄,因计划有变,杜立特决定16架B-25全部用于轰炸。(真实的历史影像:B-25从大黄蜂号航母甲板起飞)

起飞后的B-25陆续飞往日本,航程初期采取2到4架为一组,之后则各自散开,贴近海面低空飞行以躲避日军雷达。6小时后,16架B-25于东京时间正午时分陆续飞抵日本上空,轰炸了东京的10座军事和工业目标,横滨2座,横须贺、名古屋、神户和大阪各1座——影片给人感觉只轰炸了东京,而不是这么“影响广泛”。

虽然一部分B-25遇上了防空炮火以及日机的追击拦截,却没有任何B-25被击落,仅Joyce中尉的10号机轻微受伤,机身被打出了洞。16架轰炸机中,只有Holstrom中尉的4号机因机枪失灵,日机死缠不放,将炸弹扔入东京湾,未能实施轰炸。(可谓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

空袭结束后的着陆:考虑到中型轰炸机无法在大黄蜂号航母上着舰,计划让轰炸机在轰炸结束之后继续向西飞往中国境内降落。

在杜立特首次汇报方案时,他的计划是空袭结束后,飞机可以飞往前苏联海参崴,这样航程就可缩短600海里(1000公里),依据租赁法案,着陆之后这些B-25可暂时移交给苏联,机组人员就可返回美国。

为此白宫派专员前往苏联密谈,却无果而终。原因在于苏联为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便在1941年4月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

》,斯大林不想拿同美军合作来得罪日本。白宫认为,即便苏联同意降落,机组人员也有被移交给日方的危险(事实证明担心真的不是多余的——其中一架用自己的实践做了证明)。因此降落苏联的方案遭到否决。

按照杜立特的计划,浙江境内的几座(尚未被日军占领的)机场会亮起灯塔指引他们降落,然后经加油后再飞往重庆——国民党的战时首都。几座机场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容易找到的就是衢州。

操作过程再次印证一个真理——计划严重赶不上变化:轰炸结束之后,16架轰炸机中的15架沿着日本南部海岸向西南飞往中国东部,另外1架则因为燃油消耗过快,在明显撑不到中国海岸的情况下,前往海岸更近的苏联。

15架B-25飞往中国时面对意想不到的挑战: 夜幕降临、燃油所剩无几、再加上急剧恶化的天气。唯一庆幸的是飞往中国的航程中他们始终是顺风,使他们的航速提高了25节,否则他们根本无法在7小时内抵达中国上空。

但处境还是非常严峻,一片漆黑的夜幕再加上糟糕的天气(有些遇上浓雾,有些则遇到大雨),使得机组成员根本弄不清机场方位。在燃油即将耗尽的节骨眼上,机组成员们意识到计划降落的机场已无望找到,选择在陆地上空弃机跳伞或是沿着海岸实施海面迫降。这15架飞机也成就了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的最长航程,平均达到约2250海里(4170公里)。

杜立特和他的机组成员在弃机跳伞安全着陆后,得到了中国民兵和平民的帮助,其中包括美国神父约翰·伯奇(John Birch)。(15架轰炸机各机组迫降位置)

而飞往苏联的8号机则在海参崴以北40英里(65公里)的机场降落,B-25被苏方没收,机组人员遭到扣押。

苏联并没有为难约克上尉等5人,对他们与其说是扣押,倒不如说是作为“克里姆林宫的客人”而得到优待。尽管如此,美国寻求将5人带回国的外交努力屡遭失败。最终,约克一行5人被转移至距伊朗边境仅32公里的阿什哈巴德,他们贿赂了一名搞走私的阿富汗

人,由他带着5人越境进入伊朗,于1943年5月11日抵达附近的英国领事馆。

在英国外交官的帮助下,约克等人经印度搭机返回美国。事后解密的苏联档案表明,那名走私者的背后其实是苏联人民委员会情报部(NKVD,情报机构克格勃的前身)特工。当时苏联因为已经和日本签订了中立条约,不愿拿释放美国人去激怒日本。因此先将美国飞行员转移至日本情报网无法渗透的中亚,再派特工协助越狱逃脱。这样,美国人是自己“逃脱”,日本方面也无话可说。(太有意思了)

此次空袭,美方80名机组成员(包括牺牲的7人),全部荣获特殊飞行十字勋章。

不过,让人感慨的是:在行动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生还的73名队员中有28人留在中缅印战场执行飞行任务,5人在行动中牺牲。另外有19人在返回美国后不久即转战北非执行作战飞行任务,其中4人在行动中丧身,4人成为了战俘。另有9人参与欧洲战场,1人在行动中身亡。73名生还者中总共12人在此次空袭后的15个月之内坠机牺牲。

不过,各花入各眼,这部电影出来时,当时的媒体好像是一边倒的不买账,或许美国人有更高的追求和期待吧:

电影乏善可陈,闷得连华纳电视网络都要因其淡而无味而拒绝播映。(《洛杉矶日报》评)

40分钟的精彩爆炸场面后是数小时可预知和陈腐的浪漫戏。(《纽约邮报

》评)

《珍珠港》像漫画般无深度,松散的故事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变成一章愚蠢交响乐。(《华尔街日报

》评)

入场观众请选通道旁座位,绝对上至少两次厕所,或许此片应叫《闷呀、闷呀、闷呀》。(《华盛顿邮报》评)

视觉上令人震撼的电影,其剧本与一众演员同样肤浅。(《Variety》评)

《珍珠港》一段无趣陈旧的爱情,连战争场面的处理也没深度,半个多小时的飞机炸舰艇、爆炸场面、尸首空中飞及人们逃避攻击,毫无意思,那只是可怕的屠杀,无以至于感动或娱乐观众(《芝加哥太阳时报》评)

写在最后:

1.刚关注完911,恰巧又看了《珍珠港》,都是美国人的“伤心往事” ,都和2001年有关,事件本身都改写了历史。

2.《八佰》大可以学学迈克尔·贝作为导演对整部影片节奏的把控力,至于细节处理、整体演技水平、音效等,当然也可以学。

3.对历史并无研究,部分资料、数据均来源于网络,或有错漏;所用网图侵删。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