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南昌Ui设计(南昌空中美景缩小版南昌、放大版南昌长啥样?)

在南昌,我们每天看着城市的车水马龙,日出日落,仿佛生活本该如此。但却有着这么一帮的人,他们穿梭于南昌的废墟,高楼、大街小巷挖掘南昌的另一面,有人管他们叫“城市探险者”、“城市扫街人”、“城市爬楼族”。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视角看南昌。

城市猎人❷

城市扫街人:从细节发现南昌的美好

每到周末,一目都会抽时间专门去扫街。在大多数人眼里,扫街就是走街串巷,听上去颇有点“不务正业”的意味。不过对一目来说,并不是这样,在南昌土生土长的他,对南昌有着深厚的感情。

扫街也和摄影的兴趣密不可分,在每次扫街的时候,一目都会掏出他的扫街专用机,512G的内存装下了他眼中的南昌,也还原了城市鲜活的细节。

谈起最近的一次扫街,还是在新建区的一个厂房小区内。发现小区的过程有些巧合,恰逢植树节单位组织种树。在途中,这个小区青色的砖墙引起了他的关注,记住几个关键词后,一目将定位锁定在某个旧工厂。第一次走进这个小区时,一目感觉仿佛穿越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有点像是误入桃花源的即视感,稀少的人烟、老旧的厂房小区,仿佛与整座城市格格不入。

这一次老社区扫街一目收获不少:步履蹒跚的老人,天空中路过老厂房上空的飞机,无人问津的篮球场及破旧的篮筐……这一帧帧画面都被他装进了手机。

一目更愿意把这些归结为城市散落的碎片,自己就是城市碎片的收集者。老旧的厂房记录着他们曾经的兴盛,也雕刻着他们现在的衰败。这让一目想起了街面上的手艺人,被时间慢慢淘汰,这种感觉他形容不出来。

一目扫街范围包括城市的街道、社区、废旧厂房。每走进一个小区,一目都极力感受这个小区的“味道”。如果将这个老厂社区与洪都做对比,一目甚至会觉得这是两种色调的差别,这个社区是冷色调,洪都则是暖色调。

关于扫街的定义,一目给出了一个抽象的回答:“扫街让你感受过去的同时,又展望未来。”从扫街,一目联想到了另外一种活动“city walk”,一种回归原始的旅行方式,用脚步丈量大地,重新理解城市的布局和空间,从欣赏美景到关注当地人文和生活方式。

基于对南昌文化的热爱,一目还养成了收集旧书的习惯,看书与扫街就像是“知与行”。从城市的轮廓到肌理的掌握,背后需要做大量的功课,每走到一个街巷,一目忍不住挖掘更多相关的历史渊源。

2017年年末,一目策划了一场“城市夜巡·发现南昌”的行走计划。2021年大年初四,一目第三次发起一场“夜巡城市中轴线”的活动,一名活动的参与者给出评价“这一次重新再走,刷新了自己对南昌的认识”。

一目带着小伙伴走街,路上进行讲解

近几年,一目感受到了南昌最近的文化氛围在觉醒,这也促使他想要把“city walk”做起来。同样一条线路走,4年也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最新一期的“夜巡城市中轴线”,总共来了7名夜游者。大家一行于抚河桥集合,在这一条线路的设计里,一目加入更多的历史元素,每经过一处地点,一目都可以引经据典,让参与者沉浸体验这种文化。

“现在提起中山路就是天虹百盛,大家都知道是一处逛街的商圈,但是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你能想到中山路是由14段不同的名字组成?你能知道中山路是曾经的“文庙”吗?你知道中山路承载着江西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建都史吗?”说起背后的历史,一目想要让更多人了解,如果文化的东西再不传承,可能就要消失了。

这天晚上,一目带着一行人看了当年文庙“大成坊”的石碑。每当站在这种历史之地,一目总是忍不住想,会不会穿越时空,和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古人达成交流?

现在一目大多数工作的内容都是和小孩子打交道,带领他们了解南昌的历史文化:“我现在也会把这些文化告诉小朋友们,希望他们从小就能守住这座城市文化的‘根’,让他们不至于对这一块文化的认识有缺失。”

城市爬楼族:从高处鸟瞰不同的南昌

2017年12月6日下午,咏宁曾经的队友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一条动态:国内极限第一人,行走生死边缘,最火帅小伙“极限咏宁”失手,引起网友一片唏嘘。对比高空冒险运动爱好者,臧毅认为,“爬楼族”还是有差异的,真正的“爬楼族”不会靠近没有保护的边缘,更多是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拍摄到心仪的照片。

在城市里,有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扛着相机从高楼俯瞰城市,从另一种角度捕捉这座城市的美。他们便是“爬楼族”。在这里,你仿佛与云端平行,耳边的风呼啸而过,但所有的繁杂都消失了,你甚至能够听到自己的心跳与整座城市共舞。

85后的臧毅是南昌早期“爬楼族”的一员,甚至多年之后,在摄影圈里面还流传着他的故事。严格来说,摄影并非是他的职业,而是一种兴趣爱好。从2008年开始爬楼拍照,臧毅爬楼历史已经有13年。南昌的高楼几乎都被他爬过,这些高楼的照片,臧毅大多数都藏在家里大大小小的硬盘里,还有一部分存在当年风靡一时的校园网的相册里。

2019年底,人人网回归,臧毅还特意下载了APP,不过现在早已成了“僵尸”,打开相册,可以看到臧毅绝大部分的摄影历程。这里记录着南昌目前最高楼绿地303的起楼过程,也见证了南昌裕丰大厦被爆破拆除,以及万寿宫整个拆除、重建的过程,也见证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南昌美景。

在这些照片的背后,或多或少还与另外一群人挂钩,有人形容,爬楼族与保安人员就像是猫和老鼠。臧毅记得,“我们拍照的时候比较喜欢夏天,一般是拍那种夜幕降临的时候。通常这个点去爬楼会遇到施工人员或者安保人员,如果实在走不通,我们就会换一个方式。现在南昌大多数的高楼都比较规范,要刷卡,特别是那种已经建好的高楼,基本上进不去。”

爬楼族对楼是有执念的,如果一次没有上去,想方设法都要上去。在爬楼经历中,最让臧毅难忘的是,有着“南昌第三高”的南昌商联中心双塔,“我之前至少尝试过3次都失败了,酒店根本进不去,即便你跟着客人上了电梯,上面还有一个行政酒吧。第二次,我们发现有一个清洁专用电梯可以上去,当你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当你到达楼顶的时候,你真的感觉是值得的。”

*可将手机旋转观看

在爬楼的过程中,臧毅遇到一件印象很深刻的事情,为了拍到想要的照片,一行摄影师们与保安沟通,经过多方的商量后,最后某高楼的安保陪着他们一起拍完了黄昏。“我其实知道他们是有自己职责的,我相信他们也能理解我们。”

在西方,登高有个词叫做top roof,而专门喜欢高处的这一群人叫做top-roofer。当每爬上一座高楼,这会让爬楼族有种“征服”的快感,这种体验也算是高楼摄影独特的魅力。

多年的爬楼经历,臧毅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之谈:第一,爬楼千万不能一个人,除非是爬成熟的楼,比如你爬这个楼不需要爬楼顶;如果去工地,这种不熟悉的楼顶,我们建议两个人。我们爬楼的首要目的是发现美好,第二则是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参与爬楼人的安全。

从2008年开始记录南昌,臧毅已经感受南昌开始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城区的快速发展,让他隐隐觉得“记录南昌是有用的事情”,这种有用不仅在可以去参加各种的比赛拿证书,更在于记录当下南昌的发展。在臧毅的相册里,有两张2010年与2015年南昌对比图,赣江边的建筑明显多了。

同一个机位,2010年与2015年南昌对比

从2008年高180米的江西省电力大厦到现在高303米的红谷滩绿地中心双子塔,南昌最高楼的头衔已经几度易主,高度也被不断刷新。一幢幢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不断地拉长南昌的“身高”。

“当你记录的是一座城市的时候,现在再回过头看所有的照片,你会发现这是一件很震撼的事情。”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