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哈尔滨国际机场(哈尔滨机场空中美景哈尔滨机场:银鹰展翅飞越万里 八方来客聚游龙江)

初冬的哈尔滨机场,一架架银鹰在宽阔的跑道上起起落落,不同航空公司的飞机汇集在停机坪上,现代气息浓郁的候机大厅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语言的乘客,聚集在这里 ……

2018年,哈尔滨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043万人次,连续三年排名东北地区首位。目前,共有53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哈尔滨机场投入运营,开通国内国际航线201条,通航城市113个。

70年的砥砺发展,哈尔滨机场已经成为具有国际范的机场,正向国际航空枢纽、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航空都市区迈进。

从白布铺跑道到现代化空港

日前,南航机长李志学驾驶着空客A320从深圳飞回哈尔滨,飞机在跑道上稳稳地着陆了。1993年来到哈尔滨工作的李志学驾驶飞机去过国内外很多机场。不过,对他来说,变化最大的还是哈尔滨机场。“机场基础设施越来越强,机场的服务越来越好,能停的飞机越来越多。”李志学用三个“越来越”说着自己的亲身感受。

然而50年代的马家沟机场,设施十分简陋,候机室设在办公楼内,面积仅50平方米。1968年,机场新综合楼建成,候机室面积也只有200平方米。对于曾经机场基础设施薄弱的情况,已经退休,曾担任民航哈尔滨空管中心主任的安永福颇有感受。

1978年,改革开放的第一年,安永福已经在马家沟机场工作有几个年头了,当时的机场设施十分简陋,候机室面积也只有200平方米,不能起降各类大型民航飞机。“其实当时的机场就是个大草甸子,哪有像样的跑道,为了让飞机安全准确着陆,只好在草甸子边上放置特殊白布作标志,引导飞机降落。”安永福说。

随着改革号角嘹亮吹起,哈尔滨机场建设步伐加快。

1979年12月,可降大型客机的哈尔滨阎家岗机场投入使用,航站楼面积7938平方米,停机坪面积2万多平方米,主跑道长3200米。哈尔滨阎家岗机场的投入使用,翻开了黑龙江省民航发展的崭新一页,也为黑龙江省改革开放增添了新动力。

1997年8月,哈尔滨机场新航站楼竣工投入试运行,航站楼面积6.7万平方米,停机坪面积21万平方米,设置18个停机位,停车场可同时停放1400辆中小型汽车,完善和新建其他附属配套设施和保障系统,可昼夜起降大型客机。

1998年7月,哈尔滨阎家岗机场正式更名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2002年12月,哈尔滨机场飞行区应急改造工程竣工,机场飞行区等级升为4E级。2003年7月,投资4000余万元的航站楼指廊恢复改造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改善了旅客进出港大厅环境,服务设施更加完备,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2015年5月,哈尔滨机场扩建工程全面开工。2018年4月30日,第一阶段13.5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建成投入运行。第二阶段建设任务,包括其余3万平方米T2航站楼,及6.7万平方米的T1航站楼改造正在加紧实施。本期扩建工程完工后,哈尔滨机场航站楼面积将达到23万平方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国家和民航“十三五规划”中,哈尔滨机场被定位为国内10个国际航空枢纽之一,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国际航空枢纽。目前,《哈尔滨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已由黑龙江省政府和民航局共同印发。按照哈尔滨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哈尔滨机场将新建两条跑道、T3航站楼以及综合交通中心等基础设施,届时,会有更多飞机在这里周转飞向世界各地。

旅客吞吐量从493人次到2043万人次跨越

王垚是哈尔滨机场旅客服务部值机室班组长,今年暑运,王垚和他的班组几乎是满负荷工作。王垚是1993年到哈尔滨机场工作的。他来的时候,哈尔滨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刚刚超过100万人次。“在这26年间,我亲身经历着机场的变化,旅客人数的增多,航班的增加,航线的拓展。”王垚颇为感慨地说。

1954年,哈尔滨机场旅客吞吐量只有493人次,1978年,旅客吞吐量仅5.18万人次。阎家岗机场投入使用的1979年,旅客吞吐量为7.19万人次。

随着改革步伐的深入,哈尔滨机场旅客人数也在一路飙升。

1989年9月,哈尔滨—哈巴罗夫斯克国际航线开通。1993年,哈尔滨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大关。

哈尔滨机场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服务广大旅客、服务航空公司”为己任,大力开拓航空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和2005年,哈尔滨机场旅客吞吐量先后突破200万人次和300万人次。

2006年—2018年,哈尔滨机场旅客吞吐量从364万人次增加到2043万人次,年均增长率达到15%,货邮吞吐量由4.5万吨增加到12.5万吨。2016年、2017年、2018年旅客吞吐量连续三年居东北四大机场首位。

近年来,哈尔滨机场利用毗邻俄罗斯的地缘优势,持续加大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先后开通了我国首条对俄电商货运航线哈尔滨—叶卡捷琳堡,东北地区首条第五航权航线叶卡捷琳堡—哈尔滨—曼谷以及哈尔滨至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城市航线。国际航线辐射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加密了北上广等城市航班密度,哈尔滨至北京和上海的航班每天都达到20余班,至广州、深圳、杭州也都达到10班以上。开通了哈尔滨至阿尔山、安庆、包头等城市的航线。同时,利用哈尔滨机场良好的通达性,开展“经哈飞”中转联程服务。省内12个支线机场中的8个都通过哈尔滨机场中转通达全国,周边较近的内蒙古和吉林的旅客也通过哈尔滨中转,已初步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辐射国内重要城市和省内支线机场,连接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空中交通网络。

按照哈尔滨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预计到2025年,哈尔滨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42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将达到40万吨;到2035年,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8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将达到120万吨。构建辐射东北亚、连通美欧的特色枢纽网络,打造东北亚地区核心航空枢纽、中蒙俄空中走廊辐射中心、连通美洲的战略支点,建成面向北美的航空物流中心,构筑东北亚面向欧洲的重要门户,同时建成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航空都市区。

真情服务笑迎八方来客

大美龙江展示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来这里赏美景、寻凉爽。黑龙江省移动公司大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8837.9万人次,同比增长10.28%,实现旅游收入1157.23亿元,同比增长12%。

今年1—10月份,哈尔滨机场运送旅客1745万人次,同比增长1.8%。

走进宽敞的T2,这里有热心服务的“红马甲”工作人员,功能齐全的母婴室,楼内的智能调温系统,让旅客在舒适的环境里候机……

一直以来,哈尔滨机场秉承“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宗旨,以旅客需求为导向,先后推出了“主动、热情、周到、微笑”的规范化服务、“代提供轮椅、代提拿行李、代办理乘机手续、代协助安全检查和优先登机”的“四代一优”服务、“精、亲、细”服务,为广大旅客提供安全、便捷、愉悦的出行体验。同时,哈尔滨机场积极打造服务品牌,提升服务品质。针对省内支线机场不断增加,推出了跨航空公司无缝转机、行李直挂目的地的“经哈飞“中转服务品牌,实现了旅客快速中转,方便了广大旅客出行;针对初次乘机旅客和老弱病残孕等特殊旅客,推出了”红马甲“服务品牌,为广大旅客排忧解难,帮助旅客顺利成行,受到了广大旅客好评。

去年投入使用的T2航站楼硬件设施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新增了自助行李托运系统,方便旅客办理乘机手续;开通了哈尔滨机场微信公众号,可提供航班查询、登机牌办理等服务;还新增安检人脸识别等智能系统,快速准确地核实旅客身份信息以及行李提取可视化系统等等。

“方便快捷的自助服务、‘无人陪伴’一站式服务、功能齐全的母婴室……”从哈尔滨机场出行的旅客感受到机场服务日新月异的变化。旅客满意度从2012年的4.68分跃升到2019年上半年的4.93分,展示了良好窗口形象。

在做好旅客服务的同时,哈尔滨机场还积极服务于各大航空公司。

为保障过夜飞机的安全运营,哈尔滨机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为深航、川航成立运营基地提供便利条件,对保障细节进行研究和部署,甚至对机组的住宿和接送等工作都进行了细致安排。良好的航空运输市场和运营环境,让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将目光聚焦于哈尔滨。眼下,共有53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哈尔滨机场投入运营,停放过夜飞机的航空公司达到15家。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东南亚至北美航线的最佳经停点,这是我们的区位优势。”黑龙江机场集团负责人表示,目前,每周约760个国际航班飞越哈尔滨机场,其中北美航班740个左右。如果将哈尔滨作为国内经停点,旅客就不用再前往北京、上海、广州登机,然后掉头往回飞,省却了2到3个小时的空中时间。现在,有8个国家、21个国际(地区)城市、92个国内城市与哈尔滨机场通航,具有了良好的通达性,哈尔滨机场正彰显其国际范的独特魅力。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