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波音737货机容积(波音737空中美景波音737客机变敞篷飞机,高空上演航空奇迹,最后仅一人丧生)

高空中的“敞篷飞机”

临近万米的高空,飞机天花板突然脱离,玻璃破碎,人都被狂风卷到外面,消失不见。

这样噩梦般的场景,足以令所有人恐惧。更可怕的是,这样经历真实存在。

1988年,一架波音737客机在7300米高空中,突然失去了天花板,瞬间变成“敞篷飞机”。

这种电影中才有的生死关头,飞机上的人该如何求生?

造成这起可怕事故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阿罗哈航空

这架“敞篷飞机”机型是波音737-200,属于美国夏威夷的阿罗哈航空公司,非常具有夏威夷海岛风情,机组成员除了拥有热情奔放的性格,还经常会在鬓角装饰一朵当地的鲜花。

1988年的4月28日,阿罗哈航空243号航班从位于夏威夷的希洛国际机场起飞,准备去往檀香山的机场。

飞机上一共89名乘客,机组成员则有6名,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前辈了。

而当时他们乘坐的这架飞机资历更老,它已经在阿罗哈航空公司工作了19年,飞行时间长达1000小时,还有10年的时间才会“退休”。

由于从夏威夷的希洛市到檀香山的距离并不算远,这班飞机一天能在两地之间往返七八次,当事故发生时,它进行的是当天的第4次飞行。

这前3次飞行全都安然无恙,等到进行第4次飞行前,两位检查员对飞机进行了检查,最后确定飞机将会在最佳状态准备起飞。

飞机上几乎全是来旅游的游客,他们完成了希洛市的参观游览后,檀香山就成为了他们的下一个目的地。希洛市给他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而飞机上前来迎接的机组人员全都带着热情洋溢的笑容,于是乘客们就在欢愉的心情中登机了。

但也并非全部乘客都这样安心。

其中有一位女乘客,在登上飞机,即将走进客舱时,她注意到飞机的机身上有一道裂痕。这道裂痕并不隐蔽,这位女乘客想着自己都一眼看到了,机组成员肯定早就注意到了。

既然注意到了,这架飞机依然还按照计划起飞,那就说明有裂痕也没问题,于是这位女乘客还是并没有与机组成员提起,只是有些忧心地走进了客舱。

还有一位女乘客原本的位子非常靠前,但那天不知道是怎么了,她一坐到预订的位子上就开始心神不定,怎么都冷静不下来。于是这位乘客就在空乘的帮助下,换到后排的位子上坐下了。没想到,正是这一换,让这位乘客得以死里逃生。

而当时这两件小插曲看起来似乎不过是小事,飞机一切如常地起飞了。乘客们纷纷通过机舱窗户向外欣赏夏威夷的美景,但谁也不清楚,在前方有怎样危险的形势在等待着他们。

空中浩劫

阿罗哈243号航班正常起飞后,20分钟左右的时间便来到了高度达到了7300米左右的高空之中。

在起飞过程中,机组人员不断地通过广播提醒乘客们系好安全带。有些乘客不太情愿地系好了安全带,他们将会在不久之后万分感谢这一要求。

就在飞机暂时保持着7300米的高空飞行时,机上所有人突然听到了一声巨响。这声音似乎是响在头顶上的,尤其是靠前排的地方。

当所有人都疑惑地抬头看时,就看到了终生难忘的恐怖景象。

只见飞机客舱顶部的一小块天花板不知为何发生了爆裂,靠前排的乘客一抬头就能看到外面的云层。

所有乘客被这一幕惊呆了,还不等他们回过神来感受到害怕,机舱内已经因为这翘起的一角而瞬间失压,在巨大的吸力拉扯下,驾驶室后方到机翼附近的一大块机舱天花板直接被撕裂开,眨眼间便消失不见了。

时速达到了每小时480公里的寒冷狂风席卷而来,意识到不对劲的副机长玛德琳·汤普金斯回过头,结果正好看到机舱天花板如同泡沫般被风卷走的画面。

机长罗伯特·肖恩一回头,驾驶室的门已经不见了踪影,他一眼就看到了蓝天。

两位驾驶员连忙给自己带上氧气罩,想要互相交流,却发现因为风实在太大,根本听不到对方的声音。

副驾驶抓着呼叫机疯狂地呼喊着,希望能将飞机上的紧急情况告知地面的指挥塔。

而与此同时,所有的乘客从最初的呆滞中回过神来,双手已经下意识死死抓住了扶手。幸好他们都按照规定系好了安全带,即便狂风大作,他们也依然稳稳地坐在位子上。

这时才有人注意到,有一位女空乘如今已经狠狠摔在了地上,乘客们连忙出手搭救,死死地抓住她的手臂,这才让她幸免于难。

但另一位女空乘克拉贝尔·兰辛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事故发生得突然,她根本来不及抓稳什么,就与天花板等设备一起被强风卷走了。

幸存下来的空乘们在乘客们的帮助下抓稳,还不忘安抚这些惊慌失措的人们。

形势危急,整架飞机乘客的性命都落在了机长的肩上。他无法与乘务员交流,甚至听不到身边副机长的声音,只能全凭经验进行紧急迫降。

机长深知,高空中的低温和缺氧非常致命,时间长了就危险了,当务之急就是降低飞机的飞行高度。

他几乎是用嘶吼的方式通知副驾驶协助他进行下降程序,好在副驾驶反应也很快,不用机长指示也主动开始了协助。

用来思考的时间太短了,机长决定将飞机降落在最近的卡富鲁伊机场。尽管不知道这架飞机还能承受多大的降落压力,他还冷静且镇定地操作着飞机,逐渐进行下降。

等到飞机顺利降落到3000米时,风速已经小了很多,乘客们能听到彼此的尖叫声了。虽然刺耳,这倒是让他们冷静了很多。

而与此同时,副驾驶也终于能够联系上卡富鲁伊机场的指挥塔了。她立刻将情况告知地面指挥塔的工作人员,并表示一旦完成紧急降落,他们就需要应急设备。

就在这时,机长要求副驾驶放下起落架,副驾驶照做后前起落架的绿灯没有亮,红灯也没有亮。

这是怎么回事呢?

金属疲劳

虽然起落架的灯没有亮,他们却不能终止降落。

于是副驾驶还是通过对讲机,告诉地面指挥塔:“我们需要你们所能拿出的所有设备!”

好在,起落架的灯虽然没有亮,起落架却正常放出,在最后的紧要关头,襟翼也帮忙减速降落。

后来,调查人员才了解到,副驾驶持有的是有限制的体检合格证,该证件要求她在驾驶飞机过程中佩戴眼镜,而她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没有佩戴。

不过万幸的是,最终在机长与副驾驶的完美配合,以及在地面指挥塔的帮助下,飞机成功降落在了地面上。

惊魂未定的乘客们抬头看着蓝天,还无法想象自己已经安全了。

乘客们虽然安全了,但是对这次事故的调查却不能就此结束。

飞机上原本一共有89人,除一名女空乘不幸被卷走之外,另有65人受了不同程度的伤,有些乘客没有因为飞机碎片受伤,反而是被天花板撕裂后露出的各种电线电伤了。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迅速展开了全面调查。

他们很快了解到,虽然距离飞机达到“退休年龄”还有10年时间,但是这架飞机在最初制造出来后,人们预计的飞行周期是7万5千次,而它在19年的工作期间,却完成了多达8万9千次飞行周期,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了预期。

而且,因为该飞机飞行的主要航线很短,每天都会往返很多次,在当时全球投入使用的737客机中,这架飞机的飞行次数能够名列第二。

而且该飞机还长期在充满盐水的空气环境中飞行,虽然飞机在服役期间,每年都按时进行了正常的维护,但是远超预期的飞行周期,还是会对飞机留下不可逆转的损伤。

调查人员了解到这一点后,立刻就将其作为了首要调查方向。

他们最后总结的事故原因是,由于裂痕氧化导致的金属疲劳。

最根本的原因是黏合铝片的铝片黏合剂失效了,这个问题应该早就在飞机制造时就出现了。黏合剂失效后,水分进入了机体空隙中,开始进行氧化,导致两片金属不断分离,固定在此处的铆钉也因此承受了额外的压力。

再加上飞机本身的机龄就不小了,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最终导致了这次高空“敞篷”事故的发生。

事故的原因调查清楚,那位不幸的女空乘却永远地失去了生命,几十位乘客心中留下的恐惧和创伤也可能会追随他们一辈子。

这次事故给全世界的航空公司都提了一个醒,美国的各大航空公司也因此开始全面排查和淘汰老旧客机,开始规定飞机到了特定的机龄,必须接受额外的检修,以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